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近年来,二氧化硫已成为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脱硫技术优缺点的对比,结合峰煤焦化锅炉的生产实际, 最后确定采用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并在峰煤焦化两台 75 t/h 锅炉上实施工程建设和实际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其 SO2 的排 放浓度已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脱硫效率达到 98.5%。  相似文献   
10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介于火床燃烧和悬浮燃烧之间的一种燃烧方式,由于炉内物料的高热容强掺混和低温燃烧的特点,使其具有燃烧效率高、高效脱硫、脱硝、燃料适应性广等诸多优点,适应了现阶段对节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正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在循环硫化床锅炉的实际运行中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锅炉出力不足、磨损、结焦等,下面仅就锅炉达不到额定出力的原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考察了某调峰电厂联合循环发电设备的配置与运行状况,针对其负荷频繁变动的特点,提出了余热锅炉补燃改造方案,并通过实践证明,带有补燃的燃机-蒸汽联合循环更能适应调峰电厂的运行特点,改造后机组运行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提高了调峰电厂的能量利用率,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刘志华 《社区》2013,(8):60
"补锑锅铁锅……"补锅匠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是"老成都"们最熟悉的声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补锅这一行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成都城西的荣光巷,一位九旬的补锅老人却仍坚持干老本行。"我92岁了!"老人得意地说。年轻时,这位叫曾运发的老人是烧锅炉的,1970年从西藏回到成都后就开始学补锅。"补锅其实很简单,我站在边上看了几次就学会了。"曾大爷说,那时他为了供养7个儿女,每天天不亮就出门,骑着自  相似文献   
105.
燃煤锅炉水蒸汽促燃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型火力热电小吨位燃煤锅炉应用现状,结合固体燃煤燃烧的机理,在详细分析常见锅炉工作原理和燃烧反应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水蒸汽促燃降污节能的理论,水蒸汽介入后促燃化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建立,证明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凭借高超的焊接技能,孔建伟为所在单位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单位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10月13日.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干扰离子、温度、流速等因素对在线检测锅炉给水硬度的影响,介绍了锅炉给水硬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特点和测定原理.本系统可以连续在线监测锅炉给水的硬度值.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辐射和对流换热的机理及基本公式出发,建立了大型直流锅炉过热器或再热器传热计算模型,对模型每根管子进行了传热计算,从而得到整个过热器或再热器的传热特性,并考虑了结构、煤种、运行工况等对传热的影响。本模型的建立更直接、细致地确定了过热器、再热器的传热工况,为分析过热器、再热器偏差、传热恶化、寿命等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低温热水锅炉结生水垢,导致锅炉壁温升高,使得钢板鼓包,开裂,甚至发生爆炸事故。本文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为控制结垢厚度,保证锅炉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