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20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朱智武 《船山学刊》2009,(4):129-131
墨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别具一格,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平民性。从施教对象来看,墨子主张“农与工肆之人同举”.对施教对象的出身、天性、资质以及受教前的品行并无规定,较儒家“有教无类”更为彻底:从教育内容来看,儒家极其重视的“乐”,在墨子看来,就特别值得反对。此外,墨子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均具有鲜明的平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墨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处的地位来阐述墨子对我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并从大胆的创新精神、自由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坚定的实践精神等方面具体说明墨子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孔、墨朴素的唯物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和墨子分别是儒家和墨家的创始人 ,他们的历史观是相同的 ,都带有朴素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尚贤"是墨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尚贤"思想在具有功利性、彻底性、进步性的同时,也具有空想性、主观性、狭隘性的特点.但墨子的"尚贤"思想更注重的是社会要有明确的分工,等级制度不可废,"尚贤"思想是在"义"的指导下对社会现有秩序的改良主张.  相似文献   
15.
墨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兼相爱"与"交相利"的义利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整体主义思想、"爱民谨忠,利民谨厚"的民本主义思想和"赴火蹈刀,死不旋踵"的道德实践精神.其伦理思想在当代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核心、"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准则和"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准则有着十分深厚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6.
墨子对人性的看法与市场经济相契合 ,即人性是自私自利的。“贵义”是崇尚正义正利 ,含公平性 ;兼爱是“相爱相利” ,含互惠性 ,完全符合WTO所坚持的自由贸易精神及公平互惠原则。而且“贵义”、“兼爱”可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以及企业伦理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墨子与墨学     
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一位极为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军事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家、法学家、伦理学家和军事工程师,而《墨经》则是中国古代最悠久、最深奥、最简练、最科学、最系统、最全面的涵盖众多学科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力学、天文学、光学、数学、伦理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法学等诸多学科。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代教育先哲,墨子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他的“善少恶多”的人性观,培养“兴利除害”之“兼士”的教育目的观,以及“察知”、“实知”、“言必有三表”的知识论体系,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建构现代中国教育哲学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墨子“爱人”伦理思想特征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 ,墨子的“爱人”伦理思想独树一帜。墨子基于当时社会动乱无序“起自不相爱”的认识 ,主张以“爱人”的根本道德准则调治社会矛盾 ,并主张以“兼以易别”、“相爱相利”的双向性道德规范维系调节人际关系 ,最终实现“天下人皆相爱”、“兴天下之利”的理想社会。墨子的“爱人”伦理思想及其践行其理论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有不少合理而积极的因素 ,对于现代社会人们立身处世 ,维系调节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道德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墨子所用比喻的逻辑性质不是一维的 ,而是多维的 ,既具有西方逻辑中类比推理的性质 ,归纳、演绎、综合的性质 ,又具有类似于印度因明论式的性质。其中和印度因明论式相似的 ,涉及五支作法和三支作法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