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20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的“三不朽说”以“立德”、“立功”和“立言”作为行为规范,并且成为儒家的价值观。从“三不朽说”的“公平”和“大公无私”两个特质出发,探讨墨家的道德教育观,印证“三不朽说”对墨家的影响很有意义。现实生活中,亲疏往往有别,公私也绝非易辨;墨子期望人人平等,做事大公无私,只是一种理想。我们必须持有明确的标准,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思考问题,才能作合情合理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02.
佚名 《阅读与作文》2007,(11):32-35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先秦诸子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大多是坐而论道的布衣之士,笔下纵有千言,手中却无寸柄。如孔子长期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却无功而返,直到56岁时才当上鲁国的大司寇,代理宰相职务,可惜为时仅3个月,根本不可能积累丰富的从政经验。至于韩非子、墨子等更是远离庙堂。由于他们没有从政的实践,当然也就无力贯彻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  相似文献   
103.
墨子的十大主张构成一个求治去乱的理论体系,天志、兼爱、尚同、节用是其基本架构.天是一切合法性的来源,也是外在的社会控制力量,人们的行动必须服从天的要求,天与鬼神在冥冥之中控制着人们去恶向善;兼爱是天意的要求,也是人们内化的伦理情感,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则使人们达成价值共识,消除人际的争斗和家国的攻伐;尚同是兼爱的逻辑结果,也是天意的最终归宿,要求世人无条件服从于贤者、仁人,以形成上下贯通、整齐划一的社会秩序.崇俭节用是一种积累物质财富的途径,由此可有效消除饥寒困顿,保障了大多数人的生存,也就维护了社会稳定.因此墨子的"十伦"是社会良性运行和秩序稳定的完美设想.  相似文献   
104.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班门弄斧”,班,即鲁班(一作鲁般,《墨子》作鲁盤),相传乃春秋末战国初鲁国的巧匠公输般。因为他木工的技艺十分巧妙高超,所以人们一直以“班门弄斧”来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多用作贬义,如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指郢人;楚国郢都的巧匠。强颜,犹厚颜,不知羞耻意。有时用“班门弄斧”亦带有自谦意,如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曰:“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相似文献   
105.
墨子教育观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墨子以人性“所染”说为哲学基础 ,进而提出救世“兼士”的理想人格 ,并扩展了教学内容 ,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和原则。他的教育观精辟独到 ,自成体系 ,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6.
试析《墨子》中孔子的形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变异性是战国诸子典籍描绘孔子形象时所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 ,而这种变异性在《墨子》一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墨子后学大肆捏造事实 ,使孔子形象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107.
孟墨论辩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手段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和墨子的论辩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从语言表达和逻辑手段两方面对二人作一比较 ,可以看出二者论辩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8.
墨子的天、鬼、命观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兼爱出发 ,结合中华农业文明的特征 ,阐明兼爱、天志、明鬼、非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由此得出结论 :天志、明鬼、非命不是单纯的宗教思想 ,同时还充当着墨子施政思想的辅助工具的角色 ;他的天人观是一种顺天有为的天人合一论 ,其思想前后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主要梳理墨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其军事辩证法思想建立在"兼爱"、"义利"的朴素唯物主义的人际关系、人的物质交往之辩证认知的基础之上,从"兼相爱,交相利"的辩证认知出发,区分了军事战争的"正义"与否,提出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国与国趋向"各自有利"的建设观,揭示了关系到战争胜负的一般规律,提倡与天道(自然客观规律)、与地利(国与国交相利)和谐发展、不可违背协同相处原则,并且要使人人"兼爱"的理想社会逐步建立并且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墨子的文化思想是先秦显学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观上 ,墨子反对儒家倡导的繁琐的上层贵族文化 ,提倡简易质朴的平民文化。作为社会下层民众利益及思想的代表 ,墨子强调教化 ,倡言兼爱 ,主张利他主义的价值观 ,显示出与其他学派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此外 ,墨子坚持社会进化的文化史观 ,反对泥古 ,强调述而且作、继承与创新并重 ;并力行实践 ,坚持了科学实证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