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20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托马斯·墨子刻(Thomas A.Metzger)指出,中国政治思想的解释者们必须在两个目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对背景和文化连续性的强调,以及对批判性反思和真理的强调.通过与他的著作和方法论的对话,本文展开了两个主要的论点.首先,笔者认为从罗伯特·布兰登(Robert Brandom)那里借用来的一种理解"话语"(discourse)和"约定"(commitment)的方式比墨子刻自己的方法论更为成功地应对了他所提出的可贵目标.其次,笔者区分了比较研究中的两种策略,也即对"包容性背景"(inclusive context)的强调以及对"分化"(disaggregation)的强调.文章建议,必须谨慎地运用我通过"分化"所标识的方法,人们应当始终清楚地意识到墨子刻所极力向我们表明的主张,进而掌握比较哲学的"分化"这一方法论策略.  相似文献   
62.
为了深入理解墨子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文献解读的方法,认为:墨予以"兴天下之利"为己任,主张行"大义",弘"大爱",谋"大利",构建了以"义"为核心的功利价值体系.同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础上不同,墨家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天下为公"的基础上,这就注定其不能为统治者认同,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其所昭示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取向,无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63.
表达     
《中国农村》2009,(9):8-8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草根”说话的思想家,反对“大型综艺晚会”,谓之“非乐”。为什么呢?因为对劳动人民没好处。  相似文献   
64.
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和种类上较为复杂,一般而言,疑问代词可以根据询问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询问人、询问事物、询问处所等三类。本文考察了《墨子》中的所有疑问代词,发现各个疑问代词语用功能很不平衡,将其语音形式分为匣母、禅母、影母三系。结合例句详尽分析了主要的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65.
学术界对墨子人格精神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人格特征的分析,没有深入地探寻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缺乏理论根据。从人格精神的角度分析墨子思想,挖掘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根据,以此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墨子人格精神的义理依据是:贵义是墨子人格精神的核心;天志是墨子人格精神的终极依据;兼爱是墨子人格精神的道德总纲领;重利是墨子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墨子人格精神正是通过内在的贵义尊天的精神与外在兼相爱、交相利的品质彰显出来的。  相似文献   
66.
墨子的经济伦理与市场经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包括兼相爱交相利的一般原则、强本节用的致富之道、尚贤的人才观、非命进取的精神力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奠基者亚当·斯密的学说既有相似性,又存在着不同.墨子经济伦理观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墨子的管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逻辑学家。墨子对于管理、教育、法制、伦理等思想亦有丰富的阐述。本文着重阐明其管理思想,这包括以人为本、尚贤使能、尚同控制、察其志功等。墨子的管理思想对当今的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论墨子的“兼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春秋战国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对西周以来旧宗法道德的否定。墨子把道德问题视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关键。他所主张的“兼爱”是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无差别的爱。孔子的“仁学”和墨子的“兼爱”说以其对人类在精神上平等的认识,完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对相互关系认识上的一次新的精神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