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206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阅读与作文》2009,(5):78-78
缶,是一种什么样的古代乐器?先说。缶”这个字,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如李斯《谏逐客令》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句。其义为,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  相似文献   
82.
章剑锋 《领导文萃》2012,(23):77-80
"有实权干大事,有虚权干实事,没权了干好事。"远离权力之后,不甘于无所作为的吕日周,于8月11日召集一批改革风云人物在太原开会,其间有早归于沉寂的老一批改革先锋,亦有新生代代表,旨在响应中央精神,为推进改革鼓呼助力。  相似文献   
83.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18-125
胡广既是永乐时期内阁政治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江西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青年时通过考取功名参与政治,并在中央政变中把握机遇,为自己迎来了新的政治生命。胡广的科举仕宦历程也映射了明初江西士大夫兴起的整体特征:既有自身刻苦进学,考取功名的原因,亦与当时政治气候有莫大关联。靖难之役后,他们在政治取向上选择了朱棣,为江西士人的崛起提供了一次历史机遇。他们交往过从甚密,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通过交游活动,联络并加深感情,相互间关系亦复杂多样。从而在朝中形成了一个江西士大夫的乡邦团体,在仕途上互帮互助,个人与团体相互促进,对军政大事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明初政治舞台上一个显著而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有较高文化素养,重视对晚辈的教育,希望通过举业上的成就,来延续家族社会地位。通过对这一乡邦团体的分析,或可从微观层面给出一种社会向上流动的具体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84.
清谈,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亦称"清谭"、"玄谈"。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朝廷腐败无能,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导致太平道、黄巾军揭竿而起,一批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遭遇各种困厄,迫害,却无力扭转乾坤,不得已逃避于老子、庄子等所谓  相似文献   
85.
明代士大夫有普遍蓄养昆曲家伶的风气,以苏州为盛。清代盐商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需要,也大兴昆曲家班,首推扬州。本文主要从明代士大夫昆曲家班和清代扬州盐商昆曲家班组建的目的、规模、演员的身份、待遇等方面对明代士大夫家班与清代扬州盐商家班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了两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6.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及其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武时期多次作出祭祖方面的规定 ,《大明集礼》的规定具有仿照《家礼》和国家礼制象征的性质 ,《家礼》、《教民榜文》和胡秉中的主张在社会上更为流行 ,政府祭祖礼制的特点是认同朱熹《家礼》,这也反映了《家礼》被社会认同的现实。明代宗祠的建设与发展 ,是以《家礼》的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 ,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 ,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 ,强化了宗祠的普及。  相似文献   
87.
有人对古代旅游结构作了统计,帝王巡游占26%,文人漫游占21%,科学考察旅行占13%,佛教巡礼旅行10%,外交文化旅行10%,而这些旅行,基本上属于非富即贵者的专利,游者对象主要集中在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阶层,而份额仅剩20%的节会庆游,则属于平头百姓在佳庆节日到附近郊游,如踏青、赶庙会等。  相似文献   
88.
在元末社会危机滋生蔓延之际,一些士大夫高举道义大旗,抱道忤时,慷慨自陈,对元末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官吏的贪纵暴虐,黎民的颠危悲苦,世风的颓败浇薄等重要社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和深刻的揭露.这些基于现实体悟的舆论批评不仅生动再现了元末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充分反映了士大夫忧国伤时、扶衰救危的经世意识和忧患意识,而且进一步彰显了社会舆论的批判对于社会政治秩序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9.
疏狂不羁、耿介直率的性格使柳永的所作所为与士大夫阶层的理念格格不入,从而遭到指斥,仕途坎坷,没能实现他的社会价值;然而这性格却成全了他的艺术生命,使其成为一代词宗,实现了永恒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0.
自宋代开始,士大夫从事货殖经营的活动日益突出,货殖经营之风愈益渗透到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之中.宋代士大夫货殖经营之风的盛行,不仅与宋代商人地位的提高有关,也与宋代士大夫的贫困化和平民化紧密相连;宋代浮薄华侈的社会风气和士大夫义利观的转交,则为宋代士大夫从事货殖经营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文化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