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建立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温度和热应力场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求解。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获得了3234/T300层合板固化过程中内部温度及热应力分布,分析了保温时间、升温速率、铺层设计等对温度、内部热应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预固化时间越长,层合板内温度梯度越小,热应力峰值越低;升温速率越大,层合板内温度梯度越大,热应力峰值越大;采用对称铺层可降低层合板内部温度梯度和热应力。  相似文献   
62.
基于磷渣性能和磷渣复合路面基层材料机理,本文深入探讨了“水泥-粉煤灰-磷渣”复合路面基层材料在路面基层的实际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3.
64.
金字塔点阵复合材料是一种轻质、高强的新型材料,又具有隔热、隔振和电子屏蔽等多功能可设计性,是极具潜力的先进多功能材料。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金字塔点阵结构平压和剪切模型,分析等效平压和剪切性能。进而建立含多层铺层的点阵复合材料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值计算其平压模量和剪切模量,用ABAQUS计算等效平压刚度和剪切刚度,得出平压和剪切模量,并与理论解对比验证数值分析的正确性。对于对称铺层的点阵复合材料结构,改变铺层层数、铺层角度,倾斜角等多种几何工艺条件,采用ABAQUS数值分析平压模量和剪切模量,得到相应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65.
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特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随着其应用范围和应用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检测手段便开始被应用在了复合材料的质量检测中.其中,无损检测技术(简称NDT)以其不破坏材料完整性等优点而成为亮点.本文对复合材料和无损检测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6.
碳化硅陶瓷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材料,它在工程领域和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文章简述了碳化硅陶瓷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其在陶瓷球、磨料磨具、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展望了碳化硅陶瓷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高技术碳化硅陶瓷的重要应用,提出发展碳化硅陶瓷生产技术应有紧迫感。  相似文献   
67.
作为先进复合材料的增强剂,高性能陶瓷纤维日益引起材料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导致了纤维制备方法的不断发展[1]。溶胶-凝胶工艺在材料制备方面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该方法尤其适合制作传统的熔融法或不易获得的陶  相似文献   
68.
通过气-固相反应法制备α-Fe与W型六角铁氧体复合材料。通过XRD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还原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六角结构铁氧体相逐渐转换为FeCo、BaFe2O4相,形成了金属合金相和铁氧体相双相材料。对样品的微波磁特性的研究发现其磁谱从铁氧体的铁磁共振型磁谱逐渐转变为金属的弛豫型磁谱,材料的损耗机制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和制造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的现状,对未来机车车辆制造和维修中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在未来高性能机车车辆上采用铝基复合材料制造重要零、部件,是实现列车轻量化,提高列车承载能力和行车速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0.
综述了国内外用于制造高速列车的制动盘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的局限性,指出了各类材料对列车行驶速度范围的适应性,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和铁路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纲要,结合在摩擦制动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铁路车辆制动盘材料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