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夏目漱石在日本享有盛名,2000年下半年,朝日新闻社协同日本文学团体共同举办了日本"千年(1000-2000)文学者"民意评选.从20 569张由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填写的选票中,筛选出日本千年文学家50人.其中,夏目漱石选票3 516张,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52.
鲁迅与外国作家关系的钩沉和分析,基本上都得到了国内外鲁迅研究者细排密查般的梳理。但是,由于关于鲁迅与夏目漱石的关系的资料不甚丰富,这给研究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造成了困难,本文运用比较全面的史料,着重考辨了鲁迅与夏目漱石先后在东京西片町住过的一所住宅,进而分析了他们的艺术世界里呈现出的一些相似特性,最后从当事人的回忆和研究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确存在着文学意义上的关联。这也许能为鲁迅艺术世界的外国文化渊源提供一个新鲜参照。  相似文献   
53.
夏目漱石认为,日本由西方引进的个人主义,使人赢得了个人自由与独立,但其副作用是极易使人心走向极端利己。《心》的主人公“先生”体验了因金钱、“自己本位”、恋爱强迫人变为利己主义者的恐怖。漱石预见到未来的日本个人主义必然盛行,就其可怕的副作用,他向后人发出了警告。由此看来,《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夏目漱石是站在近代文学顶峰的巨匠,他创作了众多的名篇佳作。在对近代日本文学作家的研究探讨中,关于漱石的研究书目之多,可以说没有其他作家能够媲美。作为近代日本最初的职业小说家,漱石虽然步入文坛较晚,但对日本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促进了日本小说艺术的成长,并且寄予了小说理性的基础。《心》这部作品在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夏目漱石对"个人主义"思想的认识,以及"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关系,也反映出西洋文学对近代日本与东洋创作精神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文章概述了夏目漱石研究史上关于"则天去私"研究的状况,提出了在夏目漱石文学里占有重要地位而被研究史所轻视的汉学问题,认为理解"则天去私"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明暗>和那个时期的汉诗的对照比较研究.作为这一研究的前提在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推算出了<明暗>各章执笔的时间表,并对<明暗>的重要章回和与其对应的汉诗进行了尝试性的对比和分析,表明<明暗>时期的汉诗群与<明暗>及"则天去私"有必然的联系.这些汉诗是研究夏目漱石、特别是考察晚年的夏目漱石时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56.
本论文以村上春树的《诺门罕的钢铁墓场》为文本分析的依据,通过其与夏目漱石的《满韩处处》及村上自己的《墨西哥大旅行》的对比,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及横向的空间维度,讨论其中国观的内涵,指出村上作品及其思想中表现出的中国形象具有强烈的"符号化"特征,这是和百年以前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以及日本近代以来的意识形态影响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7.
鲁迅在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7年,耳濡目染,受到日本文学很深的影响。正是在日本,鲁迅弃医从文,走上文学之路。在留学期间,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化氛围及文学大家使鲁迅重视文学的独特精神价值,其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作家当属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讽刺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观。鲁迅在留日期间正值El本自然主义最兴盛之时,但鲁迅却对反对自然主义的夏...  相似文献   
58.
59.
马英萍 《江淮论坛》2006,(4):179-182
夏目漱石在《草枕》中提出了“非人情”的文学创作理论。“非人情”的提出及其含义与禅宗思想有着紧密联系。在广泛学习和模仿西欧的明治时代,漱石提出“非人情”的文学创作理论,旨在呼吁日本作家创造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对夏目漱石《草枕》的个案分析提示我们,在全球化环境下的今天,弘扬民族文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0.
亲方是夏目漱石小说《草枕》中的一个角色。虽然文中有关于其言语行为的描写,但亲方的笑(属面部表情)、动作(属手势动作)、工作用品(属建筑和装饰设计)等非言语信息,尤其是他的笑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着更大的作用。通过他的"笑"可以看出,亲方实际是漱石有意刻画的一个与主人公处于对立面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