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5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132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306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91.
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中国外贸的发展,试图证明:中国商品通过外贸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不仅是必需的手段,而且可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改革的目的。国际市场的变化已经影响和冲击了中国外贸出口的结构和产品竞争力。一些影响中国外贸的因素(例如国际市场上的进出口区域差异、供求关系和价格弹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以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今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在外贸中的重要性上升,而同时中国对能源进口的需求已经对世界能源供应链产生了压力。2001年,中国加入WTO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分水岭。加入WTO以后,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失,产品更容易进入外国市场。作者着重讨论中国的外贸策略的选择:充分利用WTO的特别保护和过渡保护期的规定,特别是保护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并分析了一些具体的行业。另外,世界经济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也体现在组成区域经济共同体以及形成全球化生产网络等方面。由于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双方的贸易摩擦一直在增长。随着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进入中国,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网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求中国参与组织东亚,甚至包括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自由贸易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实力。文章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贸策略的相互作用对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增强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2.
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从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利用数 学模型,对湖北省外贸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导向,以促进湖北省外贸的 发展和湖北省经济规模的壮大。  相似文献   
793.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外贸竞争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商品结构转换率三个显示性指标对青海外贸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升青海外贸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4.
据海关统计,2021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513.6亿元,规模位列全国第8,较上年(下同)增长17.6%。其中,出口5708.7亿元,增长22.7%;进口3804.9亿元,增长10.8%。与2019年相比,四川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40.1%、46.2%和31.8%,明显高于全国23.9%、26.1%和21.2%的增速。  相似文献   
795.
孔少华  朱红艳 《西藏研究》2023,(1):143-154+160
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下,西藏已建成多个重点开发园区以及多个中小型园区,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的先导力量。其中,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具备的各类要素汇集的先天优势、“一核一圈”的决策优势、“两带三区”的汇集优势、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独特的援藏政策优势,使其具有引领西藏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功能。而面对贸易结构不均衡、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新业态动能认识不强、配套服务保障不足、“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限制性困境和口岸功能建设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理念,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96.
清季中国政府惩列强之侵略,思有以制之,从戊戌年开始,在其国祚尚存的最后14年里,于既有的通商口岸之外,主动开辟埠头35处。这些埠头当时被称为“自开商埠”,以区别于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条约口岸”。首批奏准自开的有岳州、秦皇岛、三都澳等埠。以该三埠开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