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63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218篇
社会学   29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从题材选择、构图创新、水墨出"新"、装饰趣味几方面来阐述阳太阳的国画创新.认为阳太阳是中国著名的老艺术家,极具独创精神,近百岁高龄时,将西方色彩体系和形式感引入国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14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上河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现章 《中州学刊》2008,(3):147-15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化、拓展与创新的趋势,其中争论较大的包括对"清明"内涵的不同解释.对该图所绘为"汴京风物说"的否定与反否定以及"解"字含义的争论;建构"清明上河学"新学术思想的提出,提升了研究的学术品位;对该图所反映的北宋东京风貌、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和汴河航运以及绘画艺术、医药店铺、广告传播、民风民俗、市井家具、建筑特色、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其研究过程中既有共识也有争论,在共识中的某些问题上也还存在着一些学术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与该图相互补充并具有争鸣特色的学术文化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43.
吴若蕾 《老年世界》2007,(20):39-39
泰国境内生存着无数野生大象。它们受到了泰国政府的重点保护。在泰国的北部和东北部山区,大象尤其多.各种各样的驯象营也较多。在驯象营里.大象学会了许多表演技巧,到泰国看大象表演则成为游客们最为喜欢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4.
唐绍伟 《职业时空》2008,4(6):42-42
速写,简而言之即较快速地记录对象,具体体现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速写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速写属单色素描的范畴,常用以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材料。广义的速写《以下称之为大速写)则是指表现作者瞬间感受的创造过程,渗透于绘画的各门类教学过程之中。速写教育是培养观察对象和简要地表现对象特征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长作业相比,  相似文献   
145.
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科学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总结了永乐宫壁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理论,分析探讨了透视法、比例法等科学技术原理在永乐宫壁画艺术中的具体运用,指出在西方出现科学的绘画理论之前,中国的画家便开始潜心研究自然界的透视现象和比例关系等自然现象,并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符合空问整一律的科学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146.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风采独具的时期。一方面,它以其动荡纷乱、黑暗沉重而著称于中国历史;另一方面,它又以其灿烂的思想文化深深地吸引后人。六朝美学以其高迈超逸的风神卓然标峙于中国美术史。它结束了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依附于政教道德的狭隘的境界,将审美和艺术创作与士人的生命意识与个性追求融为一体,形成了并列衣被后世的美学范畴,从而产生了“体大思精”的美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可以说中国完整意义上的美学始于六朝。其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捩意义。六朝美学与先秦两汉以及唐宋之后的美学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具有自己内在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7.
随着对儿童美术教育投入的日渐增加,儿童绘画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也逐渐显现出来,部分教师和家长陷入了一些绘画教育的误区。儿童绘画教育并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小画家,我们应抓住儿童绘画的特点,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此基础上,走出儿童绘画教育的误区,合理认识和评价儿童作品。  相似文献   
148.
文章对连环画的图文形式、连环画的“连环性”、连环画的构图、连环画的人物塑造及绘画形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连环画的艺术特点和艺术生命力,以期对连环画的创作、阅读和收藏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9.
从透视看中西传统绘画审美观念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方传统绘画有着不同的透视方法,中国画在其漫长的文化历史演变中形成了“散点透视”的审美观照方式,西方绘画通过自身的文化演变形成了“焦点透视”的观照方式。两种不同的透视观念来自于中西两民族不同的文化形态及审美意识。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是文人画,而文人画注重表现及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注重“自娱”,强调感性。西方绘画由于偏重于写实主义及对科学的崇尚,所以表达方式倾向于理性化。中西传统绘画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表现性绘画,而西方绘画是一种再现性方式。不同的透视观实际上反映出中西方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0.
现在美术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习作画的很熟练而创作不会画的尴尬状态。创作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必要环节,在课堂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写生对我们来说不再是手段而是目的,写生和创作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