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2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1.
研究文化必须深入到生存论层面,正是整个种族或民族的生存发展需要决定文化的性质、样态和走向.中国古代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磨难共同选择的结果.治水的需要和抵御游牧民族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必须走向大一统的恒定因素,大一统的政治要求和以民为本的农业经济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民族或种族是文化的真正主体,而任何文化本质上起源于这一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这一民族在各种纷繁复杂生存环境中选择的结果,它制约着每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为每一代人的努力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西夏文化的主干是传统文化的翻版,只是一些表象与形式上的内容才融入了党项民族的文化。包括政治层面的直接影响、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主要表现在西夏文字与西夏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西夏佛塔与西夏建筑文化、西夏石窟与西夏宗教文化、服饰文化影响等,由这几方面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西夏文化的影响及其程度,体现的是“大一统”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中华民国史研究深受革命史观的影响,突出强调的是与清朝统治的断裂。而没有注意到,在民国肇建过程中,并非只是从西方引进的知识和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清朝遗留下来的一些因素同样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本文指出,正是因为民初汲取了清朝"大一统"的疆域观和治理经验,才形成了目前的现代国家格局,与之对比,也正是因为忽视了对传统政教体系的继承,才导致民国初年出现了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4.
整合社会心理学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种社会心理学(SSP和PSP)在社会心理学中并存的局面不仅阻碍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有识之士早就发出了要把个人的和社会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吁。有些理论家,如K·莱温和T·帕森斯已沿此方向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第一次明确提出整合社会心理学这一科学概念,并从其历史遗产、现实基础、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创造性地构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分析架构和学科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学史上的咏花诗词,虽然不如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那般名作迭出,名家众多,却同样是华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诸多元素。如大一统观念,修身齐家治国理念,在文学史上也有着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荀子以"一天下"为目的要求息灭百家异说,形成一元化意识形态。为了使儒学适应初步确立的封建集权专制制度,荀子隆礼义重法度,强化君主专制,在理论上实现了儒学与封建集权制度的整合。董仲舒在继承孔孟仁学思想的基础上,以天人感应说对其进行了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以强制手段来规定国家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从实践上完成了封建政权与儒学的并轨,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荀子到董仲舒是为中国专制政权寻求思想统一由法理走向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尤佳  周斌 《江西社会科学》2007,(10):141-145
荀悦的历史动力观带有浓厚的二元折衷主义倾向,一面在宣扬天命观,一面又在说人事可以致功,总体来看,荀悦强调以天命为主,其次为人事。荀悦在讲历史发展变化时,还注意到了经济因素对兴衰治乱的重大影响,深刻体会到了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在荀悦的"大一统"历史观中,政治一统是核心;其它两个层面实质上是政治一统在特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文化一统是政治一统在思想意识领域中的反映,而民族一统是政治一统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体现。三个层面以政治一统为纽带,联结成为一个严谨、缜密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8.
秦汉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为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当时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异同与对峙,导致了绵延不绝的民族战争,但同时也为双方间的渗透与融合创造了条件。与此相适应,则是以中原王朝为本位的民族文化观念两大思潮的基本形成:或致力于鼓吹“夷夏之防”;或积极提倡“夷夏一体”、“王者无外”,而以后者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文化观念已趋于成熟,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史记》是我国正史之首,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史记》体现了汉代史学巨大的创新性,开辟了中国史学的新纪元,开创了科学、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这些史学成就的取得,与作者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有直接的关系。司马迁具有兼容诸家又自成一家的先进史识、大一统的历史观、进步的自然循环论和强烈的反暴政思想,这是《史记》之所以成为后世史著楷模的最本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集权思想是古代政治结构和政权体制的产物,并成为大一统观念的基础。集权思想深深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之中,并在思想学术方面造成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情形。由董仲舒提倡,由汉武帝利用政治权势加以固化的集权思想和独尊儒术,深深地影响到民族精神与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