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57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045篇
理论方法论   177篇
综合类   2197篇
社会学   360篇
统计学   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991.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13,(1):195-201
在苏轼散文的丰厚文化内涵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是其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轼笔下,司马光就是他心目中德才兼备士人形象的典范,司马光身上一系列人格闪光点,就是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这可归结为三个层面:在为学层面上,是"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在为人层面上,是"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在为官层面上,是"治国莫先于公"。透过苏轼散文中的司马光形象,可看到苏轼心目中士林理想人格的建构形态。这对当代士林人格的提升仍有其特殊的思想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我们的大学之所以要呼唤理想,是因为存在管理的行政化、办学效率的不高、学术行为的不端、办校功利性的取向以及出现背离教育本意的浮华现象等。因此,要让大学回归完整的自己,搞清楚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综观世界各地的大学都在追求理想大学,试图赶上那些常常被认为是最好的、最有理想的大学。而理想的大学几乎都有相同的理想、共同的特征:自由、规范、开放,并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学术研究,透明的行政和财务运作,吸引巨额资金、杰出学者群和优异学生的办学资源。  相似文献   
993.
道德在历史与文学中占有独特地位,散文因其碎片性与抒情性更是将其放大。因道德尺度与历史前行方向并非总是一致,写作者的态度便尤为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散文便充分体现了创作者道德观作为标准的退场与突围,这其中隐含着个人主体对物质至上的时代环境的抗争,但也潜存着值得警惕的道德理想主义或道德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94.
黄静 《南都学坛》2000,20(2):46-48
本世纪 80年代后期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世俗文化的兴起 ,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随之变得愈来愈实际。与之相应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也逐渐从对理想的追寻走向了对现实的确认。女性文学的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爱情婚姻观 ,人生价值观 ,男女两性关系。张洁与池莉是这一转变的两个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南昌师范学院300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到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并对"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提升新媒体下"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做到: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梦"的正能量、加强新媒体互动交流,增强"中国梦"教育效果。当下,全国各高校都如火如茶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梦"教育,而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如何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梦"结合,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成长应是当下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中国近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变迁深刻地折射了社会时代的变化,通过他们的文艺作品,我们得以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社会变迁与审美心理之间的内在关系。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救亡、革命潮流越来越汹涌,青年人的审美心态先后了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的沉郁之美、大革命时期的青春之美、"九·一八"事变的悲壮之美以及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雄壮之美几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从优美向崇高演变的趋势。与此同时,他们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表现为对暮性人格和奴性的批判,对青春人格和英雄人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997.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现代社会管理理想之境的高度概括。"无为而治"思想中所蕴含的"道法自然""自化""自正"以及"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涉及到了有效解决现代社会管理问题的思路。我国现代社会管理思想在积极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中进行借鉴的同时,更应立足中国现实土壤,积极秉承和汲取中国传统资源,以切实解决中国自身的社会问题。在中国与西方、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中去寻找现代社会管理的生长点,真正实现社会管理思想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998.
伯牙抚琴抒怀于琴台。樵夫钟子期能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遂视子期为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这样的际遇,可遇而不可求。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在行将干涸的水洼中吐沫互相润湿,这种苟延残喘的相互扶持固然令人感动,但各自游向大江大湖汪洋恣意,才是一种大自由、大智慧。  相似文献   
999.
孔子和柏拉图在东西方文化中各自都是泰斗式的人物,对东西方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政治思想在政治理想、贤人政治、施政原则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异.在此试着从这几个方面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秦平 《职业》2012,(15):75-76
学校也好,企业也好,社团也好,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已成为他们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在发展中他们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社团文化是学校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它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着社团内部成员甚至是其他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行为习惯、处事态度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