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近年来刑法学界关于犯罪论体系变革大讨论的背后,是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之间的对立.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考虑,我国传统的犯罪论体系不同于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结构相对简单,学术含量较低,体现了一种大众话语的立场.但是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法律专业化的趋势要求司法队伍精英化,学术界必须能够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工具,因此,犯罪论体系必将面临大众话语模式向精英话语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2.
张梅枝 《职业时空》2008,4(4):39-40
一、两大法系信赖利益的基本理论1.英美法上的信赖利益——富勒的信赖利益理论最早提出信赖利益理论的是美国学者富勒,富勒在前契约责任上的贡献与耶林的缔约过失责任几乎相同。富勒要说明的是契约责任产生的根据。因为美国契约法上的损害赔偿始终是以期待利益的赔偿为目的,但为什么会产生期待利益?法律对之保护的基础是什么?富勒认为正是信赖利益。  相似文献   
23.
国外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法存在着较大的可诉性缺陷,导致经济违法行难以受到制裁,社会公共利益难以得到保护。借鉴国外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经济法的可诉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横向比较国外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有益于构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和充分发挥经济法社会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24.
各国有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春华 《东方论坛》2008,45(1):119-124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为了惩罚和遏制被告的违法行为,而判给原告超过其所受损害的金钱赔偿责任制度。一般来讲,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待惩罚性赔偿的态度有着较大区别,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程序中不承认惩罚性赔偿,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普通法系国家似乎更愿意使用或者接受惩罚性赔偿。但最近几年,不管是哪个法系的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在内,似乎有认可惩罚性赔偿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各国的立法和对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态度上。  相似文献   
25.
进入21世纪,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大陆将形成更加完善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在香港,原有的普通法律体系基本不变;在澳门,原有的欧洲大陆法体系基本不变。当代世界的几种主要法律存在于一体之中,而又各得其所,互相协调、吸收与促进。这种中国人创立的、历史上没有过先例的、以大陆法律体系为主体的多种法律形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促进多种经济的发展,它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无疑是对法律文化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及其意义,在于协调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之间的冲突,使诉讼制度文明、民主、科学化。比较西方资本主义普通法系、大陆法系两大类型典型国家在设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异同,可以发现这一诉讼制度有不断走向国际融合的趋势。因此,我国有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  相似文献   
27.
汤潇潇 《理论界》2010,(3):61-63
本文由阐述因果关系的概念入手,结合深入分析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之诸多学说,简述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我国采用因果关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晚清的变法修律,是通过参照域外先进法律文化来完成的。在输入域外法律文化时,晚清经历了一个选择过程。最终选择以大陆法系为参照法系、以日本为参照对象国,优先输入公法文化,再逐步引进私法文化,实现了中国法制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晚清政府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受到国内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晚清在输入域外法律文化时所作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9.
选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典型国家:德国和英国,比较其在立法和司法中如何救济在法定形式上存在瑕疵的合同效力。德国的效力设计是在一个原则性的强制性条款之下,在实务中充分运用履行治愈规则和诚信原则进行个案的公平性校正。英美法则很宽松,法官往往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灵活地运用部分履行和禁反言原则进行衡量和判决。通过对比提出,德国模式较为适合我国的实际。因此,中国立法中应当重新构建履行治愈原则,司法中应谨慎运用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3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出现在刑事诉讼中,近年来,随着民事诉讼法律的日臻完善,该规则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释义、来源、发展之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践操作之比较,可以比较两大法系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法律规定、司法操作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