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12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中国五大最难懂方言之一的陕西话,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为祖国的文化独树一帜。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体会到今天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一种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和使用特点反映着该语言使用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体现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章分别从其语义特点及形式特点两大方面分析了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词。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自古就重视亲属称谓,从而产生庞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又因各地的方言,风俗不同,亲属称谓系统成为称谓语的重心之一。我国自古就有对称谓语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历时的角度研究或描绘其发展变化的情况,近代的研究更多重视不同国家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找出其差异。文章从共时的角度探究影响大学生亲属称谓认知的因素。从面称、背称、同学对亲属的称呼三个层面对大学生亲属称谓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3.
牟宗三的哲学方法论在中国哲学史上树立起了方法论的典范,既联系并通向古今中外的哲学,又影响着现在与未来哲学的发展.其前瞻性的典范意义表现为:(1)寻找与把握不同哲学尤其是古今中西哲学在方法论上的契合点;(2)充分意识和探求西方哲学在中国哲学中运用的层面、边际与限制;(3)将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的分布与统合;(4)实现方法论与诠释学的统一;(5)不失哲学的“自性”(中国主体性);(6)永远保持理性批判的开放性;(7)注重哲学方法论的学术性与时代性.这一典范体现了哲学系统的完备性与自洽性,以及哲学理性的内在力量和优美.其中包含的丰富内容及理性原则,不仅关系到未来中国哲学方法论必须正视和处理的关键问题,而且是未来中国哲学方法论的重要借镜与资源.  相似文献   
104.
基于不对称SV模型的隔夜信息对股市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通过建立扩展的SV模型,分析了隔夜信息对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的影响,发现隔夜信息对三大股指均有预测能力。通过对比分析看出,由于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发展水平不一致,隔夜信息对不同类别市场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隔夜信息对内地股市的预测能力较小,主要是由于内地股市噪声交易比较多造成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内地股市的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105.
汉语和越语都有着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汉越家庭成员在面称时都表现出上下有别、长幼有序的特点。但夫妻之间、长辈和晚辈之间以7xx,弟姐妹之间的面称还存在着很多差异,如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不同,亲疏之别的程度不同,男女有别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6.
由于表述的需要,汉语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量词群体。量词群体在与名词群体搭配时,具有主导作用的名词在选择量词时具有优势。但在具体的语言中,由于线形组合的限制,名词也只能选择唯一的量词来组合。由于身份、地位、职业的不同,表述“人”这一概念的语言形式在汉语中迥异参差。这种形式本身的差别决定了在量词选择上不同,而某个量词出现的时间差也制约了称“人”名词选择的可能性。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这一组量词与称“人”名词(下文直接称为“人”)的搭配组合关系。主要考察某一量词的产生时间、搭配对象的选择和搭配对象本身的异同,并力图寻求其搭配格局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7.
宗喀巴大师最重要的佛学著作都和佛教的经典以及前人的论典分不开,为了研究宗喀巴的佛学思想,就必须对他自己的观点进行剥离,以便对大师的佛学体系进行全面定位。本文从诠释学的角度入手,力图揭示宗喀巴于诠释中所进行的重构,以理清宗喀巴佛学思想中的“己意”与“他意”,尤其是理清宗喀巴与月称佛学思想的关系,使我们能在继承与发展中全面准确地把握宗喀巴的佛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8.
《搜神记》是东晋干宝撰写的一部志怪小说,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广泛搜集语例,对该书中的九个称谓词语加以考释,同时修正了大型辞书和古籍校注中与此相关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9.
吴媛媛 《北方论丛》2007,1(3):73-75
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产生、发展、定型这一流变过程,与其它人称代词比,有着较大的差异。除“渠”、“她”外第三人称代词皆源自于指示代词指示性和称代性的分化,当指示代词的称代作用趋强势时,就已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指示代词称代特性在第三人称代词流变过程中,一直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正典的命运——试论李碧华小说改写传统的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李碧华小说《霸王别姬》和《青蛇》为个案,分析了作者擅长的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典作品的改写,指出其中蕴含的香港文学的所谓观赏性和娱众倾向,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它的文化品格:对中国传统精神的零散承袭和对高速都市节奏的压力的执著反弹。而其改写正典的方式,也因为这种文化品格而显示出某种内在的规律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