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近代消费习俗的新趋向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历代统治者尽管实际上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但在口头上也不得不经常标榜勤俭,一般民众更是将其作为治家理家的原则。“成由勤俭败由奢”, 已是家喻户晓的生活箴言和人生座右铭,被视为国之大脉、家之根基。但是到了近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的消费习俗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逐渐出现了以下几种新的变化趋向:  相似文献   
4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广大人民消费水准明显上升,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同时,非理性消费乃至畸形消费也呈蔓延之势。市场经济呼唤消费伦理。文章对消费道 德问题进行历史考察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合理—适度”的理性消费原则,并对此原则与 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阐发。  相似文献   
43.
新书推荐     
《经营管理者》2011,(7):111-111
《邻家的百万富翁》 年薪不菲.企业福利颇丰,自认为可以奢侈消费?不懂投资.不会理财,富有和贫穷只有一步之遥.转变财富观和消费观,  相似文献   
44.
冯坡 《经理人》2011,(7):84-85
全球最大旅行箱生厂商新秀丽(Samsonite)定于6月16日登陆港股。新秀丽发言人表示,选择香港上市主要由于亚洲市场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时,意大利奢侈品牌普拉达(Prada)也已获批准于6月24日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Prada选择香港而非米兰上市,同样证明了亚洲市场在奢侈品牌眼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45.
曹魏明帝曹睿上台后即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广辟园囿,扩充后宫,改变了曹操以来的节俭政策,形成了奢淫风尚.明帝如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导致工商业的畸形发展和吏治的腐化.对此,儒学朝臣集团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并出现对曹魏政权疏离的倾向,加深了曹魏的危机.  相似文献   
46.
一个既定的思维模式其实长久以来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根深蒂固,那就是越大牌的必定是洋货。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牌集团路易威登曾在上海造了一艘旗帜店,邀来干名大腕和佳丽助阵,当时,其总裁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奢侈在东方"。言下之意,奢侈品的根源是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奢侈消费除了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  相似文献   
47.
本文阐述了欧阳修的基本经济观点,分析了欧阳修为挽救北宋财政经济危机而提出的慎重进行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商品流通、杜绝奢侈腐败等措施主张。  相似文献   
48.
《社会学家茶座》2006,(3):159-160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最近刊载Jacob Weisherg的文章说,有些病源于贫穷,比如肺结核、疟疾和艾滋病;有些病是因为生活富足,比如肺癌、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还有一些危险则来自极度富裕,比如打马球时从马上摔下来,快艇翻了个底朝天,或者在喜马拉雅山脉探险之旅中死于高山病。本周,华盛顿地区的报业巨头菲利普·梅里尔被认定为溺水身亡,让人们认清了上述说法。这位72岁的老人独自一人驾驶着41英尺长的帆船出海航行,也许没有带救生衣,结果消失在切萨皮克海湾。  相似文献   
49.
声音     
《东西南北》2012,(13):9-9
中国消赞者要么为炫耀地何和身份而攒钱购买奢侈品牌,要么就上购买打折商品。把自身定位为中档品牌的公司将九的放朱,并可能没有立足之地。 ——美国《商业周刊》网站日前发表题为《对美国品牌而言,中国中产阶级不追求中档》的文章这样说  相似文献   
50.
东汉王符撰写的政论著作《潜夫论》共三十六篇,其中《务本》、《浮侈》、《爱日》等篇专论经济。针对东汉和帝、安帝时期政治昏暗、贵戚宠臣穷奢极欲,从而引发虚伪游手浮食众多、本末不足相供的现状,王符提出农工商均可富民的经济观点。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之分,强调"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只要各务其本、各抑其末,就会最终实现"富民","成太平之基,致休征之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