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9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621篇
劳动科学   106篇
民族学   264篇
人才学   193篇
人口学   238篇
丛书文集   2709篇
理论方法论   643篇
综合类   7030篇
社会学   2130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48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91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1108篇
  2009年   940篇
  2008年   1139篇
  2007年   883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750篇
  2004年   683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妇女的性别觉悟,也可以说成妇女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受个人所处的社会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决定。妇女性别的觉醒程度在不同时代及不同的个人身上,其表现各有特点,其作用也不尽相同。对妇女自身来讲,则直接影响妇女个人如何面对命运、选择机遇,以至决定最终的人生模式。本文试图对张洁、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无字》、《长恨歌》中两个主要女性人物一生命运与个人性别觉悟的关系做出分析,探讨这一关系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82.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 ,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 ,而且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3.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工会运动中的女性力量在迅速增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文中对其中的几个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劳动力性别构成的变化、男女工资差距、女性职业的性质与状况以及工会对待女性的态度。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工会中女性力量的增强。  相似文献   
84.
黄庐隐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塑造悲剧女性群体形象的代表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大的一笔。本文较具体地论述并指出庐隐小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5.
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文学研究在近年来台湾的文学研究中异军突起,显得极为活跃.本文主要以古典文学领域内的女性文学研究为考察对象,分析其研究思想的演进,并对其研究范围、特征、手段、队伍、影响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  相似文献   
86.
以金文中女性享祭情况与男性享祭情况的对比为纬,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高低的量化相对值;以不同时期女性享祭情况的发展变化为经,考查女性享祭者礼遇变化的量化绝对值,揭示出殷周社会对女性享祭者的尊崇逐渐减弱的事实,证明殷周女性社会地位极其低微并逐步下降的观点。  相似文献   
87.
安子  一心 《女性天地》2006,(10):4-7
最近媒体上有报道说,现今日本女性的择偶标准从“三高”变成了“三低”,即择偶对象由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男性变成了低姿态、低风险、低束缚的男性。所谓低姿态,指懂得尊重和珍爱女性;低风险,指行事正直、不风流;低束缚,指能给女性适当的空间。而在“女人喜欢什么样的老公  相似文献   
88.
曹禺笔下的"火"与"水"--从繁漪到愫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亚梅 《社科纵横》2006,21(5):108-110
在我们学习研究曹禺先生戏剧文学创作的特征及规律时,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曹禺先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一个突出的女性形象,她们触动戏剧矛盾的萌发并带动戏剧情节的发展。《雷雨》中的繁漪和《北京人》中的愫方就是这样两位被作者寄予最深情感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9.
论建安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兼论《怨诗》的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由建安时代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促成,必然因素由建安的时代文化氛围所决定,偶然因素由发生在建安中后期的三组事件引发。五言诗最早的女性视角写作是曹丕与徐干。曹、徐之作,呈现了由男子视角向女性视角转型的过程。传为班婕妤的《怨诗》,也应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0.
女性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满足女大学生战略性社会性别需要为准则,培养其具有清醒的性别意识、坚定的"四自"精神、强健的立足社会的能力以及改造腐朽社会性别制度和性别文化的坚强意志.女性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从宏观策略、微观环境和课程自身建设三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