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二十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女权主义作家.在《血室》中,卡特运用女权主义视角,通过改写十七世纪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蓝胡子》,颠覆传统父权制度桎梏下刻板的女性形象,大胆描画出反传统、反权威的新型女性形象,向父权制和男子中心论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12.
吴童 《现代妇女》2010,(8):73-75
由众神之父宙斯所统治的奥林匹斯神系,是一个按人类父系氏族社会的模式构建的神话世界。女性在丧失了女权至上意识的社会主宰地位之后,既不甘心也不愿意屈从男性控制的社会统治权威,两性关系整体上处于一种激烈的较量状态。女性神都曾对他们的男性权威行使毫不犹豫地提出了挑战,而将这种违逆与挑战发挥到极致的当属赫拉,性格倔强的她与其他女神一起,为捍卫女性的权益与尊严所做的努力,彰显了女权主义的发轫与女性意识的萌醒。  相似文献   
113.
朱莉亚-克莉斯蒂娃是法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后现代理论可以从符号学理论、互文性、异质性和女权主义四个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14.
女权运动是最具潜力的激进政治运动,它超越、否定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男性特征,以女性价值观为主导,强调女性及女性特征具的重要作用.马尔库塞关于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他对西方女权运动等当代世界重大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也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女性处境以及女性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5.
女权主义由早期女权主义偏颇、激进的一味去颠覆男性主体而建构女性主体的政治主张和实践,转向了相对温和理性的女性性别自觉的努力。本文从女性象征秩序主体建构的乏力出发,探讨了前期女权主义主体策略的本质主义内核,以及后期女权主义的多元化主体建构的策略,试图揭示女权主义主体诉求的嬗变的社会文化背景,理论渊源及其现实意义,进一步揭示这一转向对我国当代女性话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6.
当代英语儿童文学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深受女权主义理论影响.以莫尼卡·惠帝格为代表的一派女权主义学者认为,语言在女性建构主体性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便没有主体性,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作用于她身上的语言文化力量将其如此构建.加拿大女权主义学者兼儿童文学评论家莉萨·保罗(Lisa Paul)认为妇女文学和儿童文学一样都受到了"语言压迫",所以女权主义作家们不但拿起笔,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声音,同时也让她/他们的主人公以语言武装自己.本文试图通过解读以下五部女艺术家成长小说来验证这种观点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加拿大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露西·蒙格马利的"埃米莉三部曲":《新月的埃米莉》、《埃米莉的奋斗》和《埃米莉的求索》,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路易丝·费兹的《间谍哈里特》,以及莫莉·亨特的《棂车声响》.  相似文献   
117.
文章以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爱米丽以及波特《老人》中女权主义者伊娃为例,分析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不同时期的女权运动对南方社会的影响,以及这些女性形象对压抑她们的父权社会所持的态度,从而突出了寻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权主义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18.
女权主义对法律的解析经历了从性别化工具到性别化实践的过程。自由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虽然通常被视为两个截然对立的学派,但它们都将法律看作压迫或解放女性的工具。两者的工具主义的、两分式的分析方法遭到许多质疑,结果平等女权主义、综合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后现代女权主义者等后来的女权主义流派更倾向于将法律看作性别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9.
战争以及各种形式的暴力是女权主义者长期以来致力改变的情况之一。女权主义和平研究从社会性别角度看待战争问题,强调女性在和平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女权主义和平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了《达洛维夫人》中体现的伍尔夫和平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0.
遮蔽与张扬:新中国女性电影的主题变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角度审视:新中国的电影在女性伸展与解放的体貌下,是一种强大的政治潜抑力与整合力。在这两种合力的遮蔽下,女权的内蕴、女性的意识和独立的女性品格却缺损到几乎无可辨认的境地。我国新时期主流电影通过女性表象的复位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拨乱反正”的过程。然而,这时期电影叙事中的女性、母亲、地母形象仍是沉重的、超负荷的或多元决定的历史存在。新时期的电影语言仍然是男性的传播方式,在男性的、意识形态权威话语的遮蔽和扭曲下,新时期电影中的女性依然是缺损的。第四代女导演以鲜明的女性意识烛照她们的创作,赋予了女性形象更为丰富的性格层次,也十分准确地传达出她们自身作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为中国电影增添了新的文化视角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