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4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69篇
管理学   64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302篇
人才学   32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071篇
理论方法论   461篇
综合类   10985篇
社会学   1542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1094篇
  2011年   1317篇
  2010年   1328篇
  2009年   1280篇
  2008年   1249篇
  2007年   982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906篇
  2004年   716篇
  2003年   674篇
  2002年   632篇
  2001年   580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相结合,形成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运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一是采取互动式教学,促进双向交流;一是说写结合,以写代说;一是读说结合,以读促说。  相似文献   
42.
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遵循这一原则 ,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信心 ,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在课堂外 ,通过举办英语角、办英语广播节目、故事会、教唱英语歌曲等众多方式 ,尽力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43.
“沉默”本身无语义概念或表征,但“沉默”作为-明示-推理行为,可以通过说话人的处理努力传递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产生语境效果。听话人必须通过关联原则进行推理、判断,从而推断出说话人的暗含意图。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体载理论为依托,对该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引导学生挖掘不同语篇体裁的交际目的和社会文化背景入手,指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有效把握不同语篇体裁的概括性结构定武,鼓励学生逐步改进思维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5.
真正的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社会、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目前的日语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交际能力。本篇论文旨在进一步深入探讨何谓真正的交际能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真正的日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6.
论彼得·圣吉的管理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圣吉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他的管理哲学从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管理手段与管理目的、管理组织系统与管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四个维度全面揭示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取向 ,深邃而富有内涵 ,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7.
通过分析交际教学法和语法教学法自身的特点和各自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与局限 ,指出将两者结合应用应是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最理想的教学模式 ,并从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师自身角度说明了这种结合应用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目前在结合应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8.
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UG讨论语言的核心内容,而二语习得的内容大多是边缘内容。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在习得条件、心理机制和习得对象与表征等方面具有认知差异,因此普遍语法在解释二语习得时具有不充分性。  相似文献   
49.
夏飞  赵朝智 《统计与决策》2007,(14):166-167
本文从分析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入手,探究了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所具有的特性,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认为此理论很适合对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对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死亡委婉语。两种语言均以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构成委婉表达,并形成相似的概念隐喻和转喻,说明两个不同语言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一致性和相似的生死观。不同之处则体现出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