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都会单纯地认为爸爸妈妈应该在一起,也应该和自己在一起,父母的离异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虽然大多数小孩只能默默接受这一现实.但他们内心却备受父母婚变所产生的恐慌带来的煎熬。子女对父母婚姻破裂的反应一般分为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与《诗经》中其他婚变诗相比,《氓》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在这首广阔叙事背景下的诗篇中,我们能看到一种文化精神。本文试图从叙事特点、女性形象、社会意义这几方面入手,通过对比揭示出其独特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婚变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有:市场经济的两重性、经济活动的家庭化、两性道德的多元化、人口流动化、陈腐家庭心理的历史遗传和积淀、意识形态的超前与婚变现实的滞后、个人角色冲突、舆论导向失误等  相似文献   
14.
唐宋以来的科举制使广大下层士人通过科举而登上仕途 ,社会地位的变化产生了富贵易妻的社会现实。早期南戏中的婚变戏以此为题材对负心士子进行猛烈的抨击批判。产生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效果。婚变戏的翻案体现了封建社会主流文化与市民文化对这一题材的改造及艺术的提高 ,并形成南戏婚变戏的思想性局限性和艺术性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小兵  凤友 《女性天地》2007,(5):28-30
23岁的王娟是吉林省汪清县城一家超市的收银员,她漂亮活泼,爱看电视剧,是典型的韩剧迷。像许多韩剧迷一样,她对国内引进的韩剧一部不落地全看,家里的音碟全是韩歌,墙上贴的全是韩国明星,下馆子只吃韩国料理。在王娟眼里,韩国就是人间天堂。她梦想着像韩剧里的女主人公一样,在那个富裕的国度过上浪漫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变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幡然醒悟并毅然决然地与氓恩断义绝。《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毫不妥协,与宗法礼教制度进行了殊死抗争。她们的决然,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的悲壮之举为中国古代女性意识觉醒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历代女性抗争的前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人生道路上,即便我们小心翼翼,还是会有种种的意外让我们措手不及。疾病、婚变、意外等等都是人生旅途上的暗礁,学会用保险保障未来,让我们在面临挫折时,至少有一份金钱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中进城的乡下人形象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形成了一种边际性人格.它直接反映在爱情婚姻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情感与功利的冲突,冲突的结果往往导致一场"婚变"事件.新时期小说作家套用我国传统文学的"负心婚变"叙事模式,演绎进城乡下人的爱情婚姻故事,流露出作家的传统文化情结和乡村道德立场,折射出知识者自身价值观上的矛盾与困惑.  相似文献   
19.
刘炎生 《中外书摘》2007,(11):31-34
力促陆小曼与王赓离异 1925年7月底,徐志摩终于赶回北京。 一到北京,徐志摩便立即前去陆家看望陆小曼。陆小曼的父母见到徐志摩突然回来,既感到不安,叉不能生硬地把他拒之门外。只是每当他来看望陆小曼时,陆母都陪伴在侧,不让他们有单独谈话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李斐章 《老年世界》2009,(18):21-21
说起婚变,似乎是中青年人的专利,好像只有他们才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实,随着社会日益宽容和多元化,即使“夕阳无限好”的老年人,丧偶后的感情生活可没有“近黄昏”,而是同样浪漫和充满激情。但现实生活中,老人再婚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婚变却屡见不鲜,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