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70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5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04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2179篇
社会学   255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文章试图从组织和机构角度来考察大众媒体,在分析了包括管理、权力和文化等组织观以后,发现组织研究应该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并通过人把媒介研究导入一个更加广同的社会文化范畴中.围绕这个基本立场,我们初步提出了媒介组织信息生产机制的研究构想,讨论了研究的方法问题,并从媒介微观生态角度分析一个具体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32.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媒渠道多元化带来了新的挑战,移动数字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大众传媒媒体诞生了,天津移动数字电视于2005年由天津广播电视电影集团、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广电集团技术中心共同创建,是天津广播影视高新产业。  相似文献   
33.
根据对中国电子期刊发展的现状以及河北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电子期刊化发展中的内外部环境、存在的壁垒及对策的分析,并结合电子期刊网上随机抽样调查,探讨网络资源电子期刊化的可持续发展。认为电子期刊已经成为网络新的生力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体“电子期刊化”发展具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努力突破自身的行业壁垒和技术壁垒,以开放的思想,整合各种资源发行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电子期刊,将成为河北网络新闻媒介新的起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势。  相似文献   
34.
大众传媒生来便与权力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参与了纺织一张社会权力的大网.事实上,大众传媒既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又是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35.
2006年初,胡戈依据陈凯歌的电影《无极》制作的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迅速在网上走红,随后陈凯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起诉胡戈,结果引发网民一直谴责。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陈凯歌与胡戈的冲突实质上是传统媒介传播与网络传播两种传播形态的冲突。本文从两部作品的话语表达方式、传播方式和社会地位获取方式三个角度,分别对它们之间的冲突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36.
文章第一次全面介绍了美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哈拉普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观,通过他对艺术与生产方式、艺术与阶级、大众媒介与审美趣味等问题的分析,可以对现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7.
“元宇宙”的横空出世不仅伴随数字经济发展和内容技术革新,随着其生态版图的扩张,文化帝国主义也开始尝试掌握并控制“元宇宙”拟态环境中的“信息真相”,从而进行文化侵略与渗透。基于“元宇宙”技术媒介创构的拟态环境,文化帝国主义依托其虚实交织的时空场域得以隐蔽地“野蛮生长”,本质上是超越技术又附着在技术之上的价值观、领导权、话语权等西方意识形态输出。这种文化“同质性”输出一方面不断削弱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它加剧了社会分化和人际隔阂,特别是青年社群作为“元宇宙”的主要受众,沉浸式体验与“无限制”自由正在宰制青年核心价值认同异化趋向。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元宇宙”媒介拟态环境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辩证看待其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文化风险二者间的关系,构筑文化安全的防护网。  相似文献   
38.
可以提出一种基于实践的电影/媒介研究进路,以此表明并不存在所谓“固定”“独特”的电影/媒介,不同的观看实践形式使电影/媒介在交流信息、组织关系等方面展现出其殊异性。由此种殊异性出发,观众与世界的关系被持续变化的媒介实践不断重置。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研究不同,作为媒介的电影不仅仅指向可见的影像文本或显性的物质实体,更代表了观众通过影像观看实践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努力。电影/媒介研究由是不仅仅是对于影像本身的关切,更关乎人们如何通过对影像的观看实现其“在世之在”。  相似文献   
39.
生态意识的觉醒是人类受自然界影响作出内生性的理念意识塑造,生态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自觉、主动地利用法律、政策、媒介、市场等对人的行为实施强制约束、意识改造、激励引导.生态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自然的懵懂认知和敬畏;工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和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生态文明时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代表的现代生态意识,开始科学认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辩证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张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协同保护和全球治理.在生态环境的培育上,媒介要发挥信息传递和知识普及功能,增强生态科学意识;用好宣传教育和思维约束功能,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借助示范说服和案例引导作用,激发生态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0.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引导大学生适应媒介化社会生活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网络行为异化造成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及其人格支离破碎;网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网络媒介负外部性侵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生的媒介伦理素养与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性使用网络媒介;大力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全力优化网络生态,降低网络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