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013年4月22日凌晨4点,天色微亮,上海市闸北区闸北广场一侧,五辆外观一致、书写着“人力房车”的队列缓缓离开广场。五辆人力车的“车夫”多为年近60岁的老人,  相似文献   
22.
程昆 《南都学坛》2013,(4):101-102
经济形态的转型与快速发展所衍生的道德滑坡、社会模式的变化与西学东渐所引发的价值多元等是引发孝道文化热潮的主要因素。这股文化热潮在推动文化知识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评价标准单一、过度追逐经济利益等弊端。在发掘孝道文化时,要以孝道文化积极意义为宏旨,以培育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为导向,以提升个人道德素质与理顺社会关系为目标,以"历史之真"与"文化真实"的有益结合作为社会共同恪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3.
李凤凤 《船山学刊》2013,(2):151-156
李贽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中,因父亲和祖父去世而两次去官返乡的丁忧守制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其仕宦蹉跎、子女多夭等种种厄运的重要诱因。现实的遭遇,使他对礼制的合理性表示质疑,进而对孝道加以理论思考,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丧葬观和孝道论,这也是他反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4.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准则,是养老敬老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农村社区的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孝道的维持机制失去了效力,乡村孝道的评价标准变得功利化和理性化.为了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养老问题,要对我国传统孝道进行重新解析和定位,转变孝道关系双方的观念,实现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多次强调儒家思想在政府建设新型社会主义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孝道文化为核心的崇德向善理念的理论建构,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其研究视角是重视孝道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领会儒家思想占据政府建设新型价值观重要地位的明显趋势,从当代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的内涵定义来界定这一理论;其理论建构是以崇德向善为理念、以孝道文化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平台的结构框架;其对策和措施包括坚持“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的原则,采取“家庭为主、学校为辅”的教育方式,倡导“民俗为媒、繁荣节庆”的教育形式,强化“市场搭台、文化立国”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6.
中国的传统孝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路径。"修身"是要求个人以"平易""平常"之心来处理好与父母、家庭的关系,必须做到用个人的平安来确保家庭平安。"齐家"是强调个人奋斗与家族荣誉相结合、灵魂安置与家族血缘的延续相结合。"治国平天下"则是以心和、家和、天下和为价值目标,将人生奋斗、家族荣誉、国家治理三者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这是传统孝道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遵循和利用人生规律、社会规律的大智慧,对今天仍然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百善孝为先     
前不久,一位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个星期天,她陪同女儿上街买鞋子。母女俩走进一家商店,妈妈看中一双旅游鞋,真皮的,款式也不错,标价98元,可女儿死活不肯要,非要买一双进口名牌的。妈妈拿在手里一看,一样的皮质,式样也好不到哪去,可是价钱足足抵得上之前的5双!夫妻俩都是工薪阶层,工资不高,实在舍不得花钱买这样的进口名牌鞋。女儿说,你去我们  相似文献   
2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论语》对中国的历史影响深远。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视儒学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加以理解体味,从而催生出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和道德品性。  相似文献   
29.
在公众眼中,唐国强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家人眼中,他是位大孝子,为了尽孝,他拿出了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细腻和耐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恩父母。感谢父亲早期培养唐国强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受到  相似文献   
30.
孔子明确主张"亲亲互隐",但它本身即包含有"亲亲互谏"之义."亲亲互隐"有一定范围,在公共事务领域,孔子又主张"不隐于亲"."亲亲互隐"不是不要公义是非.孔子只是不鼓励因私人领域中的问题,亲人间相互告发,而主张以宗教伦理精神,通过感化来协调家庭、社会关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非常重视家庭伦常,尤其强调孝敬父母.在柏拉图所构建的新神观念体系中,敬畏神灵即要求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神为人类制定的最为普遍的律法.在此整体思想框架中,苏格拉底非难游叙弗伦"子告父罪"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孔子与苏格拉底、柏拉图都重视家庭伦常和孝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都认同"亲亲互隐"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