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61.
孝道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养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老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孝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特别在敬老、尊老、养老上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现实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弘扬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孝道",构建与"孝道"文化相适应的养老体系,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关注农村养老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孝道的道德内涵,如养亲、敬亲等规定,是传统孝道文化中的道德精华;传统孝道的推广手段,如宣传教化、榜样引导、以法助孝、以政保孝是行之有效的道德教化手段。在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时,应该继承和借鉴传统孝道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63.
《中国社会导刊》2010,(29):32-34
面对中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现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孝”不仅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而且有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为弘扬中华孝文化,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孝亲敬老氛围,2003年底,全国老龄办、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文明办等部门和机构决定联合主办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孝亲敬老之星”.“敬老好文章”和“优秀组织者奖”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64.
古代的孝顺及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66.
秋思 《社区》2004,(14):61-61
前年机关分流,县经贸委4名年过50周岁的女职员同时离岗,时隔两年时间了,她们回家都在忙什么?她们过得好吗?最近笔者走访了这几个中年职业女性。 张英——把老父亲接到家 张英的姐姐哥哥都有了孙子外孙;弟弟和妹妹的工作都很忙,孩子已都正在读初中、高中。张英离岗后就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前年母亲去世,父亲和他们一起生活。 她说尽孝道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67.
存留养亲是根植于我国儒家孝道文化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农耕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它能够存在于我国历史上近一千五百年的根本原因是它对礼法伦常的维护.存留齐亲的核心是国家部分放弃对犯罪的惩罚权利,帮助犯罪人完成其孝养长辈的责任,以巩固亲伦关系,强化人们的忠孝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8.
69.
孔孟孝道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语》、《孟子》这两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对儒家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和阐释。深入研究这些材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孔孟孝道思想的传承及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为了对荀子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作用进行定位,通过文献分析和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探析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