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91篇
管理学   1135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340篇
人才学   80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06篇
理论方法论   332篇
综合类   5167篇
社会学   2005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962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950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文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常州地区28所初级中学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体育有差距,发展不平衡,其原因在于受经济发展、师资力量、环境条件、运动设施等方面的制约。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纳入省、市各级层次的教育发展战略,并制定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2.
体育教学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有传授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健美的体格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对影响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 ,为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4.
通过调查并就学生对体育理论及实践课的态度、愿望及课堂教学对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等诸多反馈信息进行分析,表明高校体育课教学的改革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35.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要重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6.
文章分析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大学生发展的要求,指出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社会环境影响辩证统一发展的结果.体育生活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所需的重要的社会环境和主要内容,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事情是从夏琨对新同学王勇三大推测开始的。新学期,我们六①班转来一位叫王勇的同学,王勇高挑的个儿,白皙的皮肤,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两只大眼睛十分有神,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课间,学习委员夏琨到办公室悄悄地对我说:“房老师,我一看王勇同学的长相,首先就知道他一定是个学习尖子,第二,他的体育成绩不一定好,第三,思想品德吗,也是一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38.
文章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修订培养目标、拓宽培养途径、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研讨,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9.
化解竞技体育异化的思考—基于竞技主体道德需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是在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人伦关系的保障.道德需要不仅是竞技主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态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竞技主体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体育伦理教育应以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为切人点,充分激发竞技主体的道德需要,从竞技主体的内心本源着手,有效化解各种体育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40.
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探讨,认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校园精神;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传承性和独特性、时代性和动态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方面;其组织结构主要是由精神、制度和物质等三个层面组成来实现教育、健身、促进、凝聚和调节等功能。论述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的基本途径为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体育价值观),体育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