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公共关系》2001,(10):8-8
在我看来,教授搀“水”与学术腐败是一对孪生兄弟,而这种现象滋生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以及职称评审体制存在着大量的漏洞。自然,权力寻租是各国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我国也不例外。在经济领域,权力变现金钱的现象大量存在;在教育领域,权力变现金钱也司空见惯。高校的这种变现模式是,首先变现为诸如教授、副教授这样的职称,这就有了名,进而当然就有了利。  相似文献   
12.
报载:最近科技部宣布撤销西安交通人学原教授李连生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认为当初的获奖材料存在严再抄袭和造假。说实在的,现住学术界抄袭成风,假似的人胆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些所谓的学术精英满脑子都是官本化和功利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学者研究”从本期改版为“当代学术史研究”专栏。改版后,本栏目将既继续对当代一流学者作个案研究,又对当代学术争鸣、学术流变、学术现象作宏观扫描,且特别注意将个体学者的研究置于宏观的学术史背景之下来进行。对学风文风问题的关心和讨论,是学术界、教育界近来最引人注目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期发表周祥森、杨玉圣、张伟然、井建斌、杨守建诸先生围绕《中国学术腐败批判》一书而开展的热烈讨论的专题文章。这些讨论虽说围绕一本新书而展开,但所涉及的主题和问题却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较强的现实性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学术批评网2002年1月9日发布、《社会科学报》2002年1月10日发表的署名“晓声”《北大博导剽窃,叫人如何不失望?———评王铭铭〈想象的异邦〉抄袭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一文,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指证为学术上的抄袭剽窃者。一时之间,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应,尤其是在各家学术网站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与帖子。在众多网友发表的意见中,大家无一不对王铭铭以往的学术成绩有所瞩目,尤其对他的求学背景有所关注。因此,也有人对王铭铭教授能够在学术上犯下如此“低级”“弱智”和令人不齿的严重错误感到…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学术研究方面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违背客观真理与权、钱、色进行交换谋取非法利益的学术行为,定义为学术腐败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学术腐败不仅是个体行为,更要警惕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腐败活动。如一次高层论坛、丛书往往都耗费国家或在社会上融得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巨资,其中有的就夹杂着严重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6.
肖莉 《云梦学刊》2006,27(3):10-10
当前许多学校及有关部门认识到学术腐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一些现象作出了处罚,这些都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学术腐败现象进行纠偏,整顿学术风气,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但真正要从根本上杜绝学术腐败,还要进一步提高学者的道德修养。学者特别是高校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他们应意识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不能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打击学术腐败要从每位学者自身做起,提高道德素质、增强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学术乃文明之根、教化之本,古圣贤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学术腐败之害,绝不可等闲视之,它甚于一切政治腐化或经济腐败,它将从最直接、最根基处危及文明的兴盛传承。换言之.学术谨严正派.乃是文明之福;学术腐败异化之日,必是文明衰竭、人文败落、教化危殆之时。依此反观,正视时下愈演愈烈的学术浮夸腐败之风,寻求根治之道,已成为刻不容缓之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8.
邢东田 《云梦学刊》2005,26(4):29-30
当代学术史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或研究领域,或体制,或代表人物,或问题……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进行,都要反映时代背景和特征,都要有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诸如“政治腐败”、“经济泡沫”等流行于政治、经济领域的词汇,曾几何时,便影响到了学术界,故而“学术腐败”、“学术泡沫”等词汇亦即不胫而走,“学术打假”的呼声也随之愈益强烈。期间,我们读到了一首摈弃老路、独辟蹊径而竭力呼唤学术创新的好诗《秋山摘果谣》。诗云: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术腐败的风气愈演愈烈,学术论文绝大多数是抄袭而来。而学术腐败最普遍的表现莫过于抄袭他人的科研成果,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科研经费、奖项,学术期刊收取高额版面费,一稿多投,或低质量重复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