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功臣配享帝王太庙是古代朝廷对朝中有功于社稷之臣的最高褒奖,配享功臣的选择也揭橥了当时朝中的政治走向.元祐年间,宋廷择富弼舍王安石、绍圣元年 (1094) 以王安石配享、绍圣三年(1096) 罢富弼配享神宗太庙,均与朝中政局走向密切相关.北宋亡国后,徽宗九子赵构建立南宋.为收揽人心,塑造南宋政权的合法性,并为父兄开脱亡国罪责,王安石及新法成为北宋亡国的替罪羔羊,紧随而来的是王安石被罢配享神宗太庙,恢复以富弼配享的故例.但是《宋史·高宗纪》却记载为罢王安石配享,代之以司马光配享,这显然属于史官误笔所致.然而,此处误笔并非偶然,应与南宋初期崇元祐抑熙丰的政治倾向密切相关,同时这种史源性错误对后世历史书写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卫国 《学术研究》2024,(2):110-120+178
元官修《宋史·文天祥传》将邓光荐《文丞相传》的叙述,删节编改,生造出文天祥“黄冠归故乡”之说,弄清其史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朝鲜正祖御撰《宋史筌》,因惩处洪启禧,而摒弃其《文山先生详传》中的说法,沿袭《宋史》之说,致使朝鲜儒士多不质疑“黄冠故乡”说,而是给予各种解读,诸如为宋复仇说、效仿微子与箕子之“教化说”“时义说”等,丰富了对“黄冠故乡”之理解,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文天祥之生死观。文天祥的忠诚节义精神,契合朝鲜王朝后期“尊周思明”的政治文化,因而他成为朝鲜儒林关注的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瞎征为阿里骨之子,系北宋时期河湟吐蕃政权的第四任赞普.瞎征继位之时,唃厮哆政权内部面临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内讧和反叛,外部则遭受到北宋政府发动的新一轮的进攻,内外交困.在这种情况之下,瞎征继位三年就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瞎征执政最终使唃厮啰政权彻底地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4.
<宋史·赵思忠传>是<宋史>著者为唃厮啰长孙木征所写的一篇传记,写得十分简约,全文仅有四百零八个字,并不足以完整展现木征的一生.本文以此为纲领,采用笺证的体裁,并参照其他史书和文献中的材料,对这篇传记或增补其阙,或考证其事,或正其讹误,力求更加完整地展现木征的生平.  相似文献   
15.
蔡絛系北宋奸相蔡京之子,宋人朱胜非及《宋史.蔡京传》共指为恶,因负千载骂名。本文意在论证朱胜非及《宋史.蔡京传》"肆为奸利"之评不可信。蔡絛之为人不过纨绔任性,并非奸恶。蔡絛喜著述,乃宋代笔记作家中的大家。《铁围山丛谈》为世所共悉,然其所著《西清诗话》、《北征纪实》、《国史补》、《国史后补》等则未受世人注目,实价值亦颇大,本文特为表出之。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使用现在史的思考方式观照历史,他立足现在,用现在的眼光审视历史、评判是非,并引史为鉴,以古明今。他评论历史,特别着眼于历史发展的趋势。他评价历史人物有其合理性也有局限性,他充分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汤显祖用乡里文献资料进行宋史研究,他的治《宋史》观影响了黄宗羲。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溯了邵晋涵编修《宋史》的经过,从清前期的文化氛围和民族政策、浙东学术精神和邵晋涵本人的人格追求等方面探讨其编修《宋史》的宗旨,认为其宗旨在于宏扬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18.
吴漫 《中州学刊》2012,(5):147-150
明代后期统治基础动摇,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学者们纷纷从前朝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宋史研究进入繁荣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纪传体全面总结宋代历史;二是以编年体梳理宋代历史进程;三是以纪事本末体凸显宋代重大史事;四是以传记类史著补充正史。此期问世的宋史著述在数量上明显多于前期,进一步丰富了宋史研究的成果,弥补了前期研究存在的不足;研究的史鉴目的尤为突出,黜虚征实的思想凸显,史家修史的热情空前高涨,呈现出宋史研究的繁盛景象。  相似文献   
19.
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邵晋涵对宋史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却鲜为人知。他致力于重撰《宋史》,考证了大量宋史研究史料,清理宋史著作,为重撰《宋史》做了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邵晋涵主张修史要有明确的史学宗旨,应褒扬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主张南北宋资料、著述比例要力求协调,应加强南宋史研究。其史学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今天的宋史研究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