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6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406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3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青海统计》2008,(12):40-40
为积极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为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全面掌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提供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8]164号通知精神,结合青海实际,省统计局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信息报送工作。  相似文献   
102.
高层言论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支持现代农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积极调整内需和外需结构,确保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3.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中国宏观经济失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利用1998~2005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负向扭曲会导致我国的内需不足,投资快速增长,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出现内部失衡;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内部失衡会导致我国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由于技术贸易壁垒,进口不能相应增长,经济出现外部失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负向扭曲问题是解决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以大连为主要对象,比较中国一些主要城市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指标,探讨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主要因素,分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性,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宏观风险,最后给出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5.
应用协整方法研究我国交通运输系统规模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联,对于把握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交通系统,并使其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协整方法分析、检验了我国货运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整关系,定量分析了主要相关因素对货运发展的影响,建立了描述货运周转量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动态过程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运周转量与工业生产总值和运价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稳定关系,短期预测模型不仅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而且结构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杨雷 《青海统计》2007,(3):15-19
经济周期波动存在于任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是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研究海西州的经济运行周期问题,对各级党政部门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经济波动的规律,制定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统计与经济》2008,(4):8-9
9月3日,全国妇女儿童统计知识培训班在银川举办。9月4日,梅廷彦局长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和宁夏社会主义学院邀请,为全区统战部部长作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专题讲座。9月4—5日,自治区统计执法巡查组对煤炭工业局进行统计执法检查。9月8日,王正伟主席在自治区统计局撰写的统计分析报告“2007年宁夏城市化发展报告”上批示:“这篇报告有深度,分析问题透彻,  相似文献   
108.
<正>宏观调控是政府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政策工具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有效搭配及作用发挥,在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外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大多习惯于单独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却往往忽视了两者的协调与配合效应。因此,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对于进一步预测宏观经济走势、认识宏观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效应特殊性,指导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等,都具有非  相似文献   
109.
中国最大的宏观经济是中国的崛起,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房地产业也将随之壮大,房地产业与本国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本文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同时,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以期中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基于景气合成指数方法构建了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的一致合成指数,在分析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波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央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结论认为,总体而言,除中央企业改革年份之外,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具有一致性。中央企业与宏观经济的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影响关系。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MS-VAR)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央企业对宏观经济具有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通过"全产业链"循环和协同发展机制,中央企业对其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宏观经济的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