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87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678篇
人才学   7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610篇
理论方法论   355篇
综合类   3369篇
社会学   384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2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民众的宗教生活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具体表现为佛教信仰衰而复振,基督教信仰趋于兴盛,伊斯兰教活动与时俱进,道教信仰的衰落与留存;民间诸神信仰并行不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民众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22.
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形成于19世纪初,到索洛维约夫那里已经成熟,20世纪初的俄国宗教哲学复兴运动是这一传统的最高成就。十月革命后,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在国外获得延续和发展,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其主要代表们的相继离开人世而逐渐衰落。俄国宗教哲学传统的基础、背景和语境是东正教,东正教信仰是俄国宗教哲学创造的内在动因和源泉。西方哲学是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得以形成的外在因素。正是西方哲学的世俗化倾向引起俄国哲学的反抗,对世俗化的抵制使俄国哲学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俄罗斯理念这一独特主题使俄国宗教哲学传统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俄罗斯宗教哲学传统在当今俄国获得复兴,并得到世界哲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3.
《社会科学论坛》2008,(3):F0002-F0002,F0003
王毅,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发表中国哲学、文学、史学、民间宗教、古典园林、造型艺术、“文化大革命”研究等方面的著述数百万字。近年来主要从事对中国专制社会晚期制度形态的研究,其成果集中于2007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24.
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此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纲要》要求大力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5.
26.
27.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28.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往往都有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走向。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新的世纪里,它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道产生其强大的吸引力。道教文化蕴涵的许多合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乐教是理解儒家精神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乐教扎根于“亲亲”之情,具体体现为与“忧患意识”有别,而与“安”“乐”相协调一致的“怛”和“哀”“悲”之情。此情实质上是超越的天道内化为人的心性而落实下来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得以呈现的方式。儒者虽深知人生之哀、悲,但以乐入手,解悟和转化现实的人生与宇宙,是一大特色。如此,宗教情怀转化为现实的人生关怀,成为特有的礼乐文明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30.
科学的宗教政策,可以减少人与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在促使信教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精神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宗教论渗透到公共精神生活管理之中,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