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02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民讼官--宋代民众对官员的诉讼抗争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社会民风好讼并非只体现于民众之间,也体现于民众对官吏的诉讼活动中。官员被民所讼与行政能力有关,但更大诱因在于其对民众权益的不法侵害。民讼官的频繁,不仅因为民众维护权益意识的觉醒,也是中央政府的政策使然。豪强与胥吏在官民诉讼斗争中角色复杂,胥吏讼官更多体现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豪民对官员的讼争客观上与一般民众的利益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2.
在清代,仓场官吏的营私舞弊活动十分猖獗。他们互相勾结,通过勒索运粮官丁、贪污偷盗及与领俸官吏共同分赃等活动,大饱私囊。其活动之频繁、手段之复杂,在历史上极为突出。其结果不仅极大地损害了清太仓储蓄,加剧了吏治的腐败,更严重的是加重了漕运的负担,对广大纳漕也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朝的腐朽统治、仓官庾吏待遇的低下、仓场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3.
《河北学刊》2021,41(2):84-92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黑水城西夏汉文南边榷场使文书录文进行了考补,指出文书中“银牌安排官”之“银牌”二字,当是西夏牌符制度中级别最高的一种,“银牌安排官”可能为中枢机构的派出官员或机构,认为后大庆三年(1142)文书的书式等与其他榷场使文书不同,故不宜将所有南边榷场使文书的时代统一定性为“后大庆三年”。后大庆三年(1142)文书中记载的“新法”,似可称为《大庆新法》,而非《贞观玉镜统》。  相似文献   
105.
回避制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避制度主要是在官吏任用、科举考试等重要场合下,为了避开地域上的乡情关系、亲属间的舞弊嫌疑而特意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讲究尊卑有节、长幼有序,日常的行为礼仪中也有一套回避制度,它是和封建等级制相伴而生的。  相似文献   
106.
107.
古来斯文有厄运。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崛起东南,惨烈的书厄再次上演。面对这种"名教之奇变",湘军将帅在率兵镇压的同时,也设局刊书,致力于文化秩序的恢复与重建。太平天国扑灭后,湘军将帅这种自行其是的做法得到朝廷的肯定和认可,并作为战后振兴文教的重要举措予以推广。于是,引发了同光年间各省设立官书局的风潮,时间绵延二三十年,范围波及边远省份。官书局的肇兴是自下而上推动的,堪称晚清时期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成效的制度创新,不仅为清代官刻重造出最后一派声光与尊严,而且普及教育,传播文化,嘉惠后学。  相似文献   
108.
世人对于康熙末《正谊堂丛书》和同光间《正谊堂全书》(尤其是前者)的子目多所不知,甚至还存在张冠李戴的情况。因据《张清恪公年谱》、《正谊堂文集》和《续集》、《正谊堂全书》第一册以及《中国古籍总目》等的相关记载,对康熙末《正谊堂丛书》的编纂和刊刻,以及同光间的重刻情况予以考证,并对二者的部类和子目变化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否定《中国古籍总目》等贻误他人的著录。二者的刊刻,对于清代正统理学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习近平到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全党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习近平在1990年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在神州大地不胫而走。对这首词学习赏析,并结合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来学习,会更有体会。百姓谁不爱好官,象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就是"好官"!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0.
《社科纵横》2015,(12):116-120
李锦秀《唐代财政史稿》中认为唐前期基层赋税征收的具体执行人是里正,被称呼为"五里官",但"五里官"不是"五里一乡"的乡官,然在论据的使用上与结论有所矛盾,据其论据及有关史料再梳理,"五里官"更可能指一乡五个里正中行使乡官职权的一里正;宋史史料中的"选人"解读应联系上下文,因其不再仅指"候补、候选官员",它是幕职州县官员这一文官群体的另一称呼;唐宋两个王朝的仕途升迁捷径中县级官员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唐是县尉,宋是县丞,这反映出唐宋不同的政治意识——唐重官员的实践能力,宋重官员间的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