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301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西汉开始,中国的法律开始走上儒家化的道路。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法律开始大量吸收儒家思想。至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基本结束,对古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法系,对我们今天推进法治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鸦片战争期间,围绕保卫权益这个中心,官方与民众之间处于时而合作拒敌时而冲突对抗的动态过程。林则徐、祁贡、徐广缙等人实施了恃民拒敌的措施,民众积极响应大力支持,从而形成了官民合作拒敌的大好局面;琦善、奕山、耆英等人则实施了抑民妥协的措施,民众掀起了三次声势浩大的反官斗争浪潮。这种时合时分的行动,一方面维护了民众利益,另一方面也给当时的广东政局以及中英外交关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3.
博文集萃     
谁充当了官场帮闲2011年又是一个地方换届年,每逢换届年,都是跑官卖官最为活跃的时期,牵线搭桥,上串下联,请托说情,四处游说,花样层出不穷。多年来,跑官卖官现象几乎成了一种顽症,侵蚀着党的政治肌体。由此,在官场中,滋生了一个新的行当:官场帮闲。  相似文献   
74.
官谣     
打从孩提时代识字开始,就见墙上总是难免写上各种标语口号,从焚纸炉的“敬惜字纸”,到拱壁上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都是劝人做好事、行善事的教导或号召,使人从中受到激励,好像还没有让人感到害怕甚至反感的。头一次见到让人头皮发麻的标语口号,是“文革”后不久出差湛江。干完正事之余,免不了看一看曾在这里工作过的湛江如何旧貌换新颜。在霞山,马路边赫然悬挂着一排红字大标语:“胆敢动无产阶级专政一下子,小心你的脑瓜子!”也许是“做贼心虚”,才“解放”不到两年,“牛鬼”心态未消,直觉得这一串血淋淋的字是冲着我辈来的。后来一想不对,我如  相似文献   
75.
IBM首席技术官叶天正博士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把饼做大,而不是去争抢蛋糕——通过现代的服务创新把饼做大——无限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外延,找到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76.
本文中的换官,指的是北宋时期文武官僚文武资的转换制度,它构成了两宋繁复的职官制度的一部分。本文即主要根据《宋会要辑稿》所记载的各个时期的具体事例及诏令内容等资料来描述北宋换官制度的大概内容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77.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财政困难重重,没有稳定财源,支出浩繁。为摆脱困境,保障推翻德川幕府,明治政府发行了太政官札,解决了倒幕战争、明治政府运转所急需的各种经费,在财政上有力地保证了倒幕战争的胜利和新政府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关于周代官制的整体研究已经取得较多成果,但是对周代的重要职官司徒研究还未深入。周代司徒的起源、职掌和地位的演变等都需要重新讨论。通过对周代司徒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周代社会结构和观念的变迁,进而正确认识和评价《周礼.地官》关于“司徒”的记载。  相似文献   
79.
辽朝宣徽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朝宣徽使的职责本自五代,宋,主要执掌朝廷礼仪、宴享百官、供帐、领殿前、内诸司之籍,并负有谏议、督修宫掖之责,同时往往奉命外出执行某种特殊使命。其地位相当尊崇。宣徽南院实即汉人宣徽院,北、南两院立徽使分掌北、南两面官系统的事务。两院与南京宣徽院一动一静,构成了辽朝完整的宣徽机构。  相似文献   
80.
明代建昌地区建置变化很大,有其特殊性。洪武二十五年前主要是行政建置,以当地民族为府州县卫所土官。洪武二十五年后,月鲁帖木儿等土官反明被平定,明王朝废除了行政建置,代以军事建置,增设四川行都司和卫所,驻军达五万多人。四川行都司辖六卫三十二千户所和五个长官司。行都司官员以流官为主,卫所官员有流有土,长官司为土官。明后期万历三年省建昌前卫后,才出现五卫八所。明前期,行都司及卫所、长官司有效地统治着建昌地区。明中期后,由于军民与夷人交往中的不良行为引起边衅,建昌卫土指挥使和邛部长官司土官衰落,原受土官抑制的彝族奴隶制扩张,掠夺劫杀卫所城镇军民,导致卫所萧条,控制范围大大缩小,军士减至五千多,靠从外地调入大批军队才能平定动乱。继之增置营戍,增派数千军士,分五大信地防守,但仍不能有效控制交通沿线,这种情况直到明朝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