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这十多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学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更多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这是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多数大学目前的情况看,前进中也出现新的问题,甚至是"重病",我把它概括为"五病"。  相似文献   
22.
近代以来,在如何处理政府、官吏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上,先进的思想家们曾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世纪之初,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首次科学、鲜明地阐释了“民为国家主人,官为人民公仆”的“公仆”观。孙中山的“公仆”观不仅是其“天下为公”美好愿望的具体体现,也是他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有力武器,是他关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他提高革命者队伍素质的理论工具和加强国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孙中山毕生以其真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人格,努力实践了为他所积极倡导的“公仆”观  相似文献   
23.
腐败是一种为谋取私利而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 ,对社会肌体有着极大的侵蚀作用。腐败现象是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伴相随的 ,它具有时间上的久远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正因为如此 ,消除腐败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任重而道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为反腐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自身也都是勤政廉政的模范。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 ,腐败现象有趋于严重和泛化的倾向 ,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衰和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并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因此 ,反腐败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大事、要…  相似文献   
24.
蔡波 《鞍山社会科学》2004,(1):24-25,33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体制性攻坚”之役开始启幕。本文主旨是研究领导者的人格障碍与体制障碍的某种相关性,从一个微观的角度见证和说明人与体制的互动关系及构建其良性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5.
“公务员热”背后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公务员报考人数年年激增。虽然有利于政府吸纳优质人才,提高依法行政效能,但同时也折射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诸如社会资源浪费、人才资源配置畸形、官本位思想横行、功利主义思想浓厚等。本文从当前报考“公务员热”这一现象的导因入手,深入剖析此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并阐述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26.
《领导广角》2003,(11):32-32
  相似文献   
27.
<正>在高危环境下工作的人被称为高风险职业者,而高风险官位的提出则意味着,做官的环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这种不美好是一种进步,也反证了官员的不适应,一是说明了反腐败的成绩,二是说明了官员们的欲望没有得到制度化的控制,还没有把官员关进制  相似文献   
28.
官本位在中国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政治权力来自道德 ,伦理本位的封建德治必然产生官本位的思想。在这种道德人格的精神权威和政治权力威压下 ,民众传统的道德观念又成了官本位存在的深层道德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政治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任职务时,誓言遵守宪法和法律,致力于为民服务的一种承诺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宣誓仪式,更体现了人类对民主制度的确认。在当代中国,建立政治宣誓制度,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1.政治宣誓制度的起源、形成及完善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就要发生变革;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革,上层建筑的变革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故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宣誓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应该符合并顺应先进生产…  相似文献   
30.
文章认为滥用官名以敬称他人 ,这是宋元以来市井闾巷中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风习。这种风习根源于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 ,滋生于唐末、五代以来官爵泛滥的政治现实 ,并随着宋代以降都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勃兴以及市民鬻技得官或捐钱买官情况的出现而蔚然成风。官名滥称 ,形象地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追求发迹变泰的梦想及其平视达官贵人的魄力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