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我国历史发展上来看,“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自先秦开始,兴盛于明清,辛亥革命后走向没落,但几千年的影响无法在短时期内削除.近几年,这种思想在高校甚嚣尘上,极大地阻碍着中国高校的发展.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讨“官本位”思想在高校发展过程产生的弊端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2.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至今无明显进展。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受传统影响深刻,文化传统的某些成分妨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中国缺少一种用技术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的文化传统。其次,中国有浓厚的官本位传统,这一传统强化和维护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有着很强的惯性,传统的改造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进程。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关于善政、善治的话题引人关注。基于当前较为严重的官本位、腐败及某些不和谐因素,此话题无疑不是无的放矢。本文仅以传统文化的视阈对善政、善治概念作一简要分析,并就现代条件下德治和法治的异同略作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作为一名执著于书写官场生态的作家,肖仁福从剖析官场深层文化结构着笔,聚焦人性深处奴役与反奴役、人性与反人性的纠缠,对官场中人的希望与绝望、高洁与卑劣进行了逼真的描摹和深刻的揭示。与此同时,肖仁福小说通过对官场的权力崇拜意识、圈子意识以及权力异化现象的审视和反思,敏锐地体察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脉象,呈现出官场文化生态的某种制度性缺失及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艰难与可能。  相似文献   
45.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主要表现在工作信仰、行为方式和生活情趣上。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根源、政治经济体制根源、"官本位"的现实优势效应原因和高校管理干部个人素质等原因。针对高校管理干部"官本位"现象,笔者主张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健全民主监管制度;加强以"学本位"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46.
《好大一对羊》具有丰富的意蕴,解读它需从多方面考虑。小说借一个扶贫成灾的故事,演绎官僚作风与形式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揭示了官本位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批判了国民精神奴性与自我意识的丧失,对现代社会发展造成的生态变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7.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自1982年政府不断提出方案后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原来的各种弊端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中就包括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在当代中国.官本位状况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虽然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受到一些冲击,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加大了全能主义政治的力度,严重地阻碍了改革开放以来由全能主义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进程.要彻底消除官本位现象,尚有赖于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因此,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官本位仍将是制约中国行政改革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48.
高校官本位行为意识的不良影响与消除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官本位就是社会主体思潮以官为本 ,官员处于社会的中心 ,当官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价值首选。高校官本位行为意识集中表现在高校党政管理工作、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学者评价与学术认定工作、利益分配及干部任用制度等多个方面。官本位导致高校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降低了高校党组织和干部的威信 ,影响和冲击高校教学、科研活动 ,使学人浮躁和学术异化 ,造成教师群体士气的低落和学术人才的流失 ,也弱化了高校的文明辐射功能。为此 ,高校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深化高校体制改革 ,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干部 ,并逐步建立人尽其能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和宽松的学术环境 ,从而摒弃官本位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9.
编者按:政治文化是近代以来提出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却历史久远。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其作用在于赋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其与政治系统保持一致。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政治文化一直被视为维系统治阶级执政地位的主流思想,而世  相似文献   
50.
学界关于官本位的研究十分丰富,但是关于"大学生"的官本位研究却十分少见。受中国文化构型影响,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作为文化构型附属产品的大学生官本位意识,就人性视角而言是不可能被根除的,只能被弱化。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无疑是最佳弱化路径之一,但是具体路径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有一种方法论视角的宏观掌控,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外儒内道的价值目标培养不失为一正确的方法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