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在中国传统文人中,入仕成为大多数人毕生的选择。文人们一开始读书就注定与耕地 侍 农无缘,夜间读书的习惯更使他们与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相区别。这是 他 们对农民另眼相看之始。从手卷经书起,文人就为融入上层统治阶级集团分享既得利益 而努力着。 礼仪、科举及父母官的种种特权使在位者享受着特权,同时也使志于官位者孜孜于特权。本 文探寻了官本位的成因及其影响,揭示官本位下人们的种种心理特征。   相似文献   
82.
小说官员形象的“官本位”意识的描写源自历史的“官本位”文化和现实官场中强烈的权力本位主义欲望的影响。绝大多数小说官员形象或多或少都有官本位意识 ,区别官员好坏的标准 ,不在于他们是否追逐权力 ,而在于他们是否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 ,以及对权力进行利己性操作。小说官员形象的“官本位”意识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刻意追求权力 ;一是肆意地扩张权力  相似文献   
83.
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秀生 《文史哲》2002,(2):147-150
官僚特权制度,官为贵的社会等级制度,一元的人才培育、选拔、激励制度,是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官本位思想弊害深重,既造成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科技、工商人才奇缺,又因官位资源稀缺,导致官场恶性竞争。推进社会多元发展,使社会精英多向分流,是克服官本位意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4.
十年来官本位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本位作为中国官文化的核心内容,仍然存在于现行的政治体制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当中。十年来官本位问题的研究有持续升温趋势,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后达到一个高潮。笔者检索了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试就官本位问题研究的状况及官本位的内涵,在当前社会中的表现、危害、产生的原因,克服官本位的对策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5.
当代乡土小说中研究乡土政治、暴露乡土政治痼疾的作品值得研究。其中,对于"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扭曲人性的阴暗图景的描绘,对于乡村能人权术心态的刻画,对于当代民变危机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代乡村政治小说的突出新质。它们显示了当代作家关怀底层、针砭时弊的批判意识,并为我们从文学出发研究民族性提供了生动、深刻的范例。  相似文献   
86.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明阳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的"富二代"不愿意接班,而是像国内大学生一样热衷于考公务员,他们的理想是"当官"。其实,"英雄莫问出身"。人们对富人子弟热衷做官,实在不必过于敏感,只要他们想做"好官",并且有能力做"好官",我们又何妨给予理解和支持呢?但我们还是得追问下"不差钱"的"煤二代"热衷做官的背  相似文献   
87.
梁晓声 《领导文萃》2012,(18):66-67
像世界上一切封建帝王统治史漫长的国家一样,中国也是一个"官本位"影响深厚久远的国家。于今,其影响虽已缩敛,但仍强劲地左右着许多中国人,包括许多大小知识分子的命运状况。故中国人,以及中国大小知识分子头脑中一再滋生出犬儒思想的陋芽,并玩世地将犬儒思想的方式当成一种成熟、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一种潇洒似的活法,委实也是可以理解,甚至应予体恤的。在"官本位"的巨大投影之下,从献身于官体制的官们,到  相似文献   
88.
封建官僚政治体制下形成的官本位意识对商人产生巨大的魔力,所以他们一旦经商致富,便通过科举、捐纳、联姻等方式向官场发展,使原本可以成为变革社会新生力量的商人阶层成为封建社会的附庸,导致商人人生定位的错位.  相似文献   
89.
滞后与超越:中国地方政治发展总体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0年来,中国政治建设总体有了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地方政治发展与体制改革水平明显滞后,而且很不平衡,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通常,地方一般不涉及重要的战略和宏观调控问题,其体制改革理应具有相对于中央的优势和便利。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中央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要求不够具体,部分地方主政者不恰当地利用了党的领导地位,官本位传统是形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应当通过进一步强调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相互促进,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推动民主与民生的相互促进,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注意中央推动与地方自觉相结合,党与政相结合,强化民主与简约治理相结合,以带动今后一段时间地方政治发展水平的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90.
地方政府的职能主要以维护地方发展秩序、促进地方社会与经济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一方面,对上的目标。贯彻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确保全面发展方向,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另一方面,对下的目标。科学制定和执行地方发展政策,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地方政府的根本宗旨。这两个目标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构成了有效地方政府的基本前提。但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的这两个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