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28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71篇
丛书文集   1426篇
理论方法论   176篇
综合类   2765篇
社会学   25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类型电影与类型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在传统电影批评还是现代电影批评的领域,类型批评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批评方法之一。它的研究对象类型电影的产生是大工业生产和艺术审美合力的产物;类型电影的本质内涵是模式化,它的创新是在模式基础上的破格;类型批评的历史和类型电影的创作并不同步,在经历了现代批评理论的洗礼后,类型批评呈现出综合化的跨学科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22.
王满特嘎教授的专著《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于2 0 0 3年1 0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专门研究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学术论著。1 9 2 1年蒙古人民革命胜利,随着蒙古新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其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也逐步发展起来。色·宝音尼木和等蒙古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们把蒙古传统的文学理论思维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相结合,撰写并发表了具有蒙古特点的、为数可观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成为蒙古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开创者,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维在蒙古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2 0世纪2 0—40年代,是蒙古现代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3.
对后现代主义音乐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音乐看不到富有人文色彩的音乐主题,听不到有深度的内容,却有对各种合成与非合成音响的探索,对各种奇异效果的试验,这样无论如何不易得到大多数中国听众的理解。后现代主义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土壤,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基础上产生不了、也很难大力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4.
女性文学视野中的“身体写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写作”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是在“身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语境下形成的。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与当下的女性写作存有隔膜,以“身体写作”聚焦文学批评,引发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本土化的反思。“身体写作”在文本中有着多样的、个案的呈现,应避免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25.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 ,冀东城乡的民间信仰出现了在传统与现代性间不可逆转的变化 ,呈现出神人合一、实用心态、多神崇拜、信仰式微等若干基本特征。冀东城乡在各个方面与华北诸省具有地理、文化等诸方面的密切关联 ,因此冀东城乡民间信仰上所表现出的变化与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近代华北城乡民间信仰变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6.
文学的魅力是人类需要文学的真正原因,文学批评应为文学具有或保持魅力而进行。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却远离了自己的职责,或去搞所谓理论批评,或去进行文化批评。文学批评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获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应取“文化诗学”的理论,以使自己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7.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人 ,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对儒学的现代转换做了巨大努力 ,同时对中国文化的缺陷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而这一点正是学界在研究梁漱溟乃至整个现代新儒学时所忽视的。认真探讨这一问题 ,无论是对于深化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 ,还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8.
《我弥留之际》究竟应算作是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还是史诗性作品,或者其它什么,这的确是个问题。针对评论界莫衷一是的论述,本文拟以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武器,阐述这部小说的悲喜剧特质和传奇或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29.
《圣经》承载的基督教思想,作为西方文明重要思想源头和精神基础之一,蕴涵了征服、统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掠夺自然的重要思想和伦理依据。而在当今生态危机的大语境下,从新型生态观的角度来看,《圣经》蕴含了复杂而丰富生态思想,诸"如托管"和安息日生态原则、尊重动物权利等思想,这对于当代人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马相武教授的《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夸大了短信文学的社会文化意义,离学理和事实甚远。假如我们看不到文学降低高度所潜藏的弊端,以为“文学能够降低自己的门槛”就任其降低门槛,甚至还鼓吹“文学需要降低自己的门槛”,那就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了。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潜藏于新技术背后的商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竭力避免走入“技术万能论”的心理误区。倘若把“文学本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寄托在“新技术和新载体”上,那么,虽然不能说完全是梦想,但仍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