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8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608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64篇
丛书文集   758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1930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5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经济的进步,社会上企业的数量也随之激增,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来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行与发展,因而扩大了员工的雇佣范围,增加了社会上中低收入性人群,成为公共交通的使用主体。本文针对公交车服务问题,结合公共交通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发展现状,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活动,明确现象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增加对问题的把握,进而可在作出重大决策时,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2.
113.
1966年,Kaplan首先提出对比修辞学的概念。2004年,Connor提出用跨文化修辞学取代对比修辞学。之后,跨文化修辞学研究数量猛增,出现一些新特征。基于Scopus数据库1990年以来跨文化修辞学学术论文,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维度出发,通过剖析跨文化修辞学的研究动态及演变趋势,可得出如下结论:(1)从研究状况来看,跨文化修辞学发展较快,并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如研究人员由以英语母语作者为主转向以非英语母语作者为主;(2)从研究内容来看,跨文化修辞学开放性较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具有开放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3)就研究方法而言,跨文化修辞学多样性较强,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14.
伴随着Web2.0技术和社会网络服务的发展和应用,社会网络服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成为趋势。为了研究网络的社会化属性对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网络社会属性促进消费者信任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中的真实好友推荐、网络好友推荐、好友与商家交易信息、社会网络好友的专业性以及社会网络信任因素均对电子商务信任有正面的影响,但社会网络中用户与好友交互程度对电子商务信任却呈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探究节点的动力学行为如何对网络拓扑结构造成影响,构建了4个节点相同但拓扑结构不同的朋友网络。对比研究发现,普通朋友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但随着朋友关系亲密度的增加,网络拓扑结构由连通到不连通,平均度和集聚系数在减少而平均路径长度在增加。此外,前3个网络的度相关性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6.
自主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九五"至"十一五"计划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相关性,自主创新投入不足是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提出耦合模型厘清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司法实践中近九成的不能胜任解除案件会被法院认定违法解除,其中最大的理由是用人单位举证劳动者不能胜任缺乏事实依据。然而,我国目前法律对不能胜任标准的认定缺失,不同单位采取不同的认定标准,缺乏统一性。文章通过对不能胜任解除的理论检讨,提出完善司法实践的进路。  相似文献   
120.
与自然人相比,法人名誉权与言论自由、舆论监督等法益关系更为紧密。明晰法人名誉权侵权责任的认定不仅涉及法人名誉的保护,亦有利于维护其他法益。鉴于我国法人名誉权法律制度规定简略,以司法实践为视角分析我国法人名誉权保护现状及不足则尤为必要。现行法将法人名誉权保护诉诸于侵权责任法。司法实践中,法人名誉权侵权责任构成、抗辩事由、责任承担是廓清其与其他法益边界的主要工具。对法人名誉权保护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对法人名誉的非财产利益损害缺乏关注。扩展法人名誉权损害的非财产损害赔偿救济方式,能实现侵权法在保护法人名誉利益方面的补偿及预防功能,从而周延保护法人名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