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445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正受到广大教师关注,为学生们所欢迎.作为农村初中教师,既感到欣喜,也有困惑.欣喜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的三大特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困惑是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不高,活动形式单调,资源利用不足、学生过于信赖课本等.对此,我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做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2.
小学教师培养层次由中师转向本科带来了课程设置上的种种变革,实践性课程设置的不足影响了小学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实践性课程在目标、内容、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实践性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观摩认识型、技能训练型、参与体验型和教育科研型四个板块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3.
当下,美学教学存在学科确认、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上的含混,为此,梳理美学学科发展历程,发掘美学学科的实践性,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教学目的上知识积累、技能学习和提升人文素质的三位一体模式。同时,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三个维度探讨教学改革,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在整个环节中,实践性是其主体,亦是其逻辑理念及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44.
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摆在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该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  相似文献   
45.
高校“两课”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课"实践性教学是"两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另一个环节是理论教学).从目前看,"两课"实践性教学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教学效果很差,教学方式落后,已成为"两课"教学的"瓶颈".必须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两课"实践性教学的新体系;创新"两课"实践性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创立"两课"实践性教学评估体系.通过形成具有较强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来搞好"两课"实践性教学.  相似文献   
46.
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正确解决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论问题,切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具体性、系统性原则的要求,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始终做到"务实"与"务虚"、"共性"与"个性"、"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7.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本文从实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验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48.
中国历史文选教师既要有一定的学术功底,注重教研结合,还要态度端正,持心以敬。历史文选教学既要注重完善教学环节,还要重视教学细节。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问题意识、学习心理,不断拓展教学实践活动的空间,以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自觉性与自主性。  相似文献   
49.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香港引入构成教学的经验方法并结合了一些日本构成教学的成果,到80年代中期建构起一套“三大构成”体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这套来源于包豪斯的“三大构成”基础课程体系在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激发道德需要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育实效性不高问题的关键不是道德理论问题,也不是教育或者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育对象或者从根本上说国民有没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意愿的问题。重树道德社会氛围,激发国民的道德需要才是提高德育实效性根本措施。道德需要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和道德观念的心理基础,是道德增长的内部动力,直接决定道德教育的效果。道德需要决定于社会生产需要,并且随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断更新发展。可实践性是道德的基本属性,从一定角度看道德选择就是发展策略的选择,只有“有利”于国民生产和社会实践的行为准则才会被接受,才会被内化为国民的道德需要。我国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与不重视道德需要的培养有直接关系。为此,政府和管理当局只有营造良好的能使道德行为受到及时的正面激励和非道德行为得到及时有效惩处的道德环境,才能达到“囚徒困境”,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才能树立起来,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高校应始终成为社会道德的制高点,要敢于打破旧的道德观念,树立新的道德标准和理念,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积极引领道德观念的变革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新道德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