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浪涛涛, 帷幕展开, 眺望海峡,诵读家书遥寄思念.2016年1月12日, 在东南沿海巡演的最后一站福州,伴随着以"两岸一家亲"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话剧《台北新娘》剧末饱含深情、优美舒缓的主题曲《母亲的缝连》,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相似文献   
42.
齐夫 《中华魂》2020,(2):38-39
日记与家书原本都是极私密的东西,或记录自己,或写给家人,其中必有些不可为外人道的内容。但,现在坊间却公开出版了许多已故名人的日记与家书,购销两旺,我以为多有不妥:一是不知此举是否违背了他们本人的遗愿;二是我觉得有些人的日记家书好像写给全社会的,快成道德教科书了;三是这些文字不仅行文漂亮,而且无不正义凛然,高风亮节,我颇怀疑是后人进行了删节修改。  相似文献   
43.
刘强 《老人世界》2010,(8):22-23
1952年1月2日早晨,在风雪弥漫的朝鲜村庄——石田里,一位名叫罗盛教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从零下20摄氏度的冰窟中救出一名朝鲜儿童,而他却永远地长眠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在他的墓碑上,  相似文献   
44.
给父亲洗澡     
王开林 《老年人》2013,(1):35-35
父亲曾严如霜,厉如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哲学。我怨恨他,一度无解,直到上完大学,那口怨气才化为无形。大学四年间,父亲给我写了一百多封书信,集合在一起,虽然没有《傅雷家书》那样沉甸甸的分量,但舐犊之情丝毫不会逊色。现在我重读这些字迹漫漶的家书,竞不免疑惑,字里行间哪能觅到父亲严厉的痕迹呢?其中一封信这样写道:“……收入时有时无,资助你我自愧乏力,可庆幸者你生性勤俭,能体谅家境贫寒。  相似文献   
45.
我读曾国藩     
我花两个月时间读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著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卷首辞云:“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相似文献   
46.
1995年初夏的一个星期日,向德龙去逛古玩市场,在市场一个地摊的角落,发现了一块雕琢非常精巧的印钮。这块高9厘米,宽3厘米见方的寿山石,似玉非玉,晶莹剔透,使他爱不释手,最后,他决意买下来“玩玩”。由此,并使他对印钮的巧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7.
晓远 《现代妇女》2008,(6):12-13
郑秀文是香港著名影视歌多栖明星,然而3年前,她却遭受了事业爱情的双重打击,心高气傲的郑秀文为此患上了抑郁症。在她人生最低谷时,一直与其沟通不多,且中风在床的父亲不顾自己的身体,用不灵活的右手给她写了101封家书,最终帮助她战胜了自己,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折翅的天后,在伟大的父爱支撑下又重新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48.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15,(7):120-123
蒋介石,长毛泽东5岁。早毛泽东一年去世,活了88岁,毛泽东活了83岁。这样,有82年,他俩同存于世。论个性、气质,他俩截然不同:蒋介石军人气质,每日清晨即起,操练一番。他以《俾斯麦传》《曾胡治兵语录》《曾文正公家书》为三件宝,不时诵读。蒋介石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不喝茶,只喝白开水,喜食海  相似文献   
49.
杨里昂 《老年人》2009,(6):50-50
在地摊上淘书比起在书店中购书来别有一番情致。前人有句云:“冷摊负手对残书”,一个“冷”字一个“残”字道尽了其中况味。地摊上出售的旧书,远不如书店中那样品种齐全,数量众多,书品也一般不高,有的是某一丛书中的一个单本,有的有上册缺下册,有的甚至缺页,书面也常常不洁。但从这里间常也有所得,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我是经常逛冷摊的人,曾经从那里配齐了好几册书。最有趣的是我还两度与自家散失的书籍相逢。  相似文献   
50.
明清时代,"缙绅发迹、文物蔚兴"之门的桐城张家,尤以张英、张廷玉为其代表人物。家书——这个公、私一体化的特殊载体,既展现了当时张氏家族成员的私人体验和情感;同时,又不可避免来自公共领域的声音和力量侵入,从而出现公、私两个领域交叠的痕迹,并由此催生了公、私之间动态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