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0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873篇
劳动科学   187篇
民族学   192篇
人才学   211篇
人口学   1120篇
丛书文集   1772篇
理论方法论   1012篇
综合类   4921篇
社会学   3365篇
统计学   34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1517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1115篇
  2010年   1222篇
  2009年   1090篇
  2008年   1197篇
  2007年   778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章睿齐 《社会工作》2008,(11):47-48
林芳今年正在读大学三年级了,最近打算在一家公司实习。林芳觉得,如果要走入社会,她过于自卑的心理有可能会成为她最大的绊脚石。因为,她是从贵州一个小山区考到上海高校的,她跟上海本地学生比起来,家庭条件差距实在太大。为此,她感到格外自卑和茫然。  相似文献   
142.
境外关于资源对家庭压力作用的研究偏向微观层面的剖析,对影响家庭因应资源的社会宏观层面因素较少涉及.本研究借鉴西方家庭压力模型,尤其是布思的脉动理论,从本土经验出发,把家庭压力置于经济结构急剧变化的历史、社会背景中,关注外在脉动的社会支持对家庭因应压力的作用.研究采用质化和量化分析结合的方式,探析城乡家庭如何运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涉取和使用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因应压力的过程和策略.研究发现,多数家庭主要是通过亲缘网络的支持以不同程度地缓解压力,正式的社会支持给予家庭尤其是弱势家庭以社会救济和多方面的援手,有效地缓解了不少压力或危机.但总体而言,社会支持不足是造成家庭易损性的最主要因素,制度资源的匮乏和缺失,使得目前的社会公共服务只能满足部分家庭的初级物质需求,对解决或减轻压力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3.
张伟 《科学咨询》2008,(19):13-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最具活力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和谐的必然基础。本文就家庭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构建和谐家庭作肤浅探讨,旨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4.
“零就业家庭”是城镇居民中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民本关怀的重要途径,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助民解困的工作重点。南江县由于受工业发展滞后、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较多等历史因素和安置条件的制约,全县零就业家庭就业难问题一直困扰弱势群体解困工作。  相似文献   
145.
齐云生 《职业时空》2008,4(10):119-119
一、调查概况 对郑州四十二中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1份,有效率为98.9%。详细记录了791人的个人信息、家庭状况、社会交往、意识认知、学习教育等内容。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得出以下数据:单亲家庭为47份,占总人数的6.01%;独生子女家庭为410份,占总人数的51.88%。希望从中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层面。  相似文献   
146.
万寿 《山西老年》2008,(10):53-54
长期卧床病人多是患有中风、偏瘫、老年股骨颈骨折等疾病。良好的家庭护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反之则可能发生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造成病情恶化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47.
楚哥 《老年人》2004,(11):6-6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使得老年人中再婚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然而赡养问题却又困扰着许多再婚的家庭.君不见,一些为人子女者制造事端,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纠纷不断,使得他们再婚的父母烦恼丛生,甚至老无所依,落得晚景凄凉.再婚家庭为何会出现赡养难的问题?再婚老人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子女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本刊策划编发这组报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解决老年人特别是丧偶老人的孤独和照料问题,己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一大难题。因此,老有所养、老有所伴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宽容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丧偶老人选择了“搭伴养老”,他们把“搭伴养老”、“走婚养老”和“代际婚姻’’等再婚方式作为自己继续构筑新家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9.
社会转型迫使家庭必须同时进行转型。但家庭作为一种制度有其稳定性与制度惯性和惰性,因而急剧的社会转型必然造成家庭的内部冲突。转型期引起农村家庭冲突的具体原因有社会转型引发的农村家庭失范,农村家庭成员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和家庭角色转型的过渡性。因而对农村家庭冲突的对策应是着眼长期效应的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和社会进步并举。  相似文献   
150.
成洁 《女性天地》2006,(3):54-55
如果说,健康的食物=幸福的生活,那么,要吃出健康,首先应归功于家庭餐桌。食物从采购开始,加工、清洗、制作和储存的各个阶段,无不关系着全家人的健康。可是经过一番忙活,当您端出可口的菜肴时,可否知道有些营养已经悄悄溜走。烹调前的营养流失我们先来看看在烹调前的采购、加工、储存阶段中,食物的营养是如何丢失的。★采购阶段★精细粮食受优待。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惬意的口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件乐事。精米、精面也因此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角。殊不知,B族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大都存在于种子的外壳及胚芽内,大米、小麦经过深加工,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