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4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2738篇
劳动科学   176篇
民族学   275篇
人才学   877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3141篇
理论方法论   1050篇
综合类   7566篇
社会学   2610篇
统计学   360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90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811篇
  2014年   1569篇
  2013年   1303篇
  2012年   1369篇
  2011年   1568篇
  2010年   1409篇
  2009年   1434篇
  2008年   1355篇
  2007年   1032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81.
败走中国     
<正>7月31日前,贝塔斯曼上海8家书友会门店将与36家连锁店一起陆续停止运营。进入中国长达13年、直接启发产生当当网和诸多读者俱乐部诞生的  相似文献   
82.
品牌权力概念的提出根据政治学和法学的有关原理,权力(Power)是指特定的人所具有的支配他人的力量,是一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行为的可能性”,是一种能够使人产生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将权力与品牌联系起来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在4Ps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权力(Politics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两个因素,提出了大市场营销理论。从此以后,权力营销开始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和关注。但是,这时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对政治权力的认识和运用上。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83.
专利法的若干问题及其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法的两次修正使我国专利保护水平在整体上得到了历史性提升。但是 ,某些具体规则的内容尚有值得探讨之处。专利法与合同法对合作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规则应协调一致 ;专利申请权与申请专利的权利性质不同 ,转让程序也不同 ,两者不能混淆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条件中的美感应改为装饰性 ,以反映外观设计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84.
人人都有陷入困境的时候。有的人奉行万事不求人的处世哲学,有了困难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去解决,从来不向别人求助。这种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是可贵的,但是,他解决问题的效率和问题解决的程度不一定就是最快和最好的。 我认识这么一个人。他不会任何乐器,不会唱歌,更不会作曲,然而,他却是一家国家级音乐刊物的总编辑,是全国有名的音乐评论家。当我问他是如何走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对墨子“兼相爱”与“交相利”思想的讨论 ,阐明墨子在社会大动荡时期 ,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言人 ,有对社会稳定的企盼 (兼爱 )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欲望 (贵利 )的双重要求。“相爱”不过是“相利”的手段 ,“兼相爱”的实质是“交相利” ,所以其兼爱的精神境界并非是很高尚的  相似文献   
86.
黄宗羲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基本命题出发,提出了法乃“天下之法”,“一家之法”乃“非法之法”,变“一家之法”,行“天下之法”等具有近代民主因素的法治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研究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不失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电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T集成技术(例如CRM、ERT、SCM等)普及应用,企业营销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关系营销有了新的内涵.在复谈关系营销概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详述了新环境下企业如何成功实施关系营销.  相似文献   
88.
89.
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农民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理性选择.一方面,合作经济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和拓展了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