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宽恕     
蓝天 《快乐青春》2014,(12):31-32
二十年前,我父亲遗留给我们母女的房子拆迁了,母亲因为工作忙就叫她的四妹——我的四姨拿着户口本去街道办理有关手续。谁知四姨却偷梁换柱,把户口本上的名字改成自己的,本来即将有一套新房的我们,一夜之间便无立足之地了。那时我还小,可我清楚地看到了母亲的痛苦:青年丧夫的痛苦,失去安身之所的痛苦,妹妹背叛的痛苦,还有对未来茫然的痛苦。母亲抱着我,在大街上失声痛哭。  相似文献   
102.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宽恕心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强调宽恕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人们面对社会冲突情景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在梳理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和寻求宽恕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整合的宽恕概念,澄清了宽恕心理的主要误区,总结了有关宽恕影响因素、与健康关系及相关干预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3.
宽恕制度是反垄断法公共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基本要素在于对主动与公共实施机构合作的垄断违法行为主体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授予某种形式的宽恕。在美国反垄断法公共实施实践中,公司宽恕政策与个人宽恕政策,宽恕升级和处罚升级制度,以及传统的辩诉交易制度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共同作用的整套制度体系,成为实施机构开展工作极为有力的博弈武器,极大地实现了反垄断法公共实施制度在最佳威慑效用方面的价值。参考美国宽恕制度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在我国反垄断法领域以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方式健全与完善宽恕制度的具体规则设计,同时相应调整我国公共实施制度其他组成部分的有关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汉德·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一名神父,为即将告别人世者主持临终忏悔是他重要的一项工作。“仁慈的主啊,请宽恕我吧!儿时的梦想我没能去实现……”如此的追悔是泰莱神父最常听到的临终忏悔。太多的人、太多的遗憾,常常使得神父的心情异常沉重。然而,有一天他在教区医院里为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主持临终忏悔时,却听到这样一段话:“仁慈  相似文献   
105.
宽恕这个概念在20世纪的全球化交往与和解的要求中被普遍使用。但是,它所包含的矛盾逻辑并没有得到深刻反思。在揭示了宽恕概念的双重逻辑之后,德里达提出,宽恕不是交易,也不能限制在宽恕那些包含被宽恕可能性的过错和罪恶上。宽恕的真正含义是宽恕那些不可宽恕的。纯粹的宽恕是包含着差异的,也是有限的,它是做不可能做的事情。德里达对西方伦理和政治基本观念的解构,并非要放弃所有传统或提供一个绝对抽象的乌托邦,而是要使伦理和政治观念重新获得它们的现实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基于品牌关系质量理论,从品牌关系强度、品牌关系持续度和品牌关系干扰度三个维度,构建了过失型食品伤害危机情境下食品企业品牌关系质量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采集414份消费者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品牌依赖、品牌亲密、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对消费者宽恕意愿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忠诚是最重要影响因素,品牌承诺是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品牌风险和品牌伤害对消费者宽恕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负向显著影响,其中品牌伤害比品牌风险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负向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8.
寻求宽恕(forgiveness-seeking/seeking forgiveness)是冒犯者主动寻求受害者宽恕自己的过程,文章主要对寻求宽恕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讨论,对寻求宽恕的维度、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同时发现,寻求宽恕在减少继发性人际冲突,减少冒犯者与受害者双方的负面情绪方面有显著效果,提出寻求宽恕研究相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9.
想想吧,想想     
章岩 《人才瞭望》2013,(3):88-88
一位游方僧人前往一位施主家化缘,发现施主正在进行当地特有的祈神仪式:前额上涂满了牛黄,头顶戴着贝壳,手上拿着毗梨勒果,态度非常恭敬。游方僧见了很不解,便询问:"你在干什么?"施主说:"我在祈神。""祈神能得到什么好处吗?"游方僧追问。"当然了,我听人说只要心诚,将死的可以存活,被绑的可以解脱,挨打的能被宽恕……"游方僧笑道:"倘若只是祈祷一下神灵就能得到这么多好处,那真不错。  相似文献   
110.
"胡鲁之争"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意味深长的文化景观,而鲁迅的"不宽恕"与胡适的"宽容"常被同时提及、比较。作为20世纪中国最富有影响力的思想者和文学家,鲁迅的"不宽恕"究竟传达了怎样的讯息?在他所留下的堪称丰富的精神遗产中,"不宽恕"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鲁迅的不宽容及其强调复仇、决不妥协的"精神界战士"形象,是当今文化语境下仍然值得人们探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