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佛经翻译之"文质之争"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其中支谦、鸠摩罗什重文,道安、彦琮偏于质,慧远、僧祐文质并重,玄奘"文"与"质"的圆满调和,质派最主要的观点是忠实原文,文派的译法迎合了当时的文风。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论战中"质派""在理论上获得了胜利",但是在实践上"却是由文派最后成书"。从古代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到近现代的直译与意译的辩论,再到当今归化与异化的矛盾交锋,在中国译坛上有关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争论从来就未平息。  相似文献   
52.
53.
英语学习者是英语教学的主体;英语语句能力是语言输出能力的根本.主体的学习品质决定其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运用效率.本文通过对英语学习者学习品质的简要论述,旨在说明,只有当英语学习主体的的动态"品质"得到完善,学习者的英语语句生成能力才能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54.
正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很多,SQL语句的执行效率就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大多数系统的应用实例来看,查询操作在各种数据库操作中所占据的比重最大,而查询操作所基于的SELECT语句在SQL语句中又是代价最大的语句。举例来说,如果数据的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比如一个银行  相似文献   
55.
戴维森基于塔斯基的真之理论构造了一种非弗雷格式的意义理论.他放弃了在内涵框架内讨论意义问题,而通过纯外延的方式同时遵循整体论的原则来刻画一种语言的意义.这种做法引来了不少质疑.纯外延的方式与戴维森最初的愿望,即意义理论应该是处理意义而非指称的,是背道而驰的,最终将导致他的意义理论又蜕化为某种意义上的弗雷格式的指称理论.  相似文献   
56.
指宾状语句是一种形式与意义不完全对应的扭曲现象,是典型的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错配的现象。在指宾状语句中,状语位置的状态形容词在语义上指向句中宾语。本文用事件句法学理论,在事件语义和句法结构相互映射的基础上,以Rothstein的谓语理论(predication theory)为框架,对指宾状语句进行事件语义学分析和语义推衍,以期从事件语义结构的角度审视指宾状语句的句法条件,考察事件结构是如何体现在指宾状语句句法特点之中的。  相似文献   
57.
句子理解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语言学家跨语言研究的焦点,了解二语学习者的语句理解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ERP技术,对汉英双语者在执行二语语义判断任务时进行适当的母语启动,检验母语语义启动在二语语句理解过程中是否存在积极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汉英双语者来说,汉语语义启动对英语语句理解有显著作用,在准确率及反应时方面都有明显体现,且不同启动情况下的加工脑机制又明显不同,不启动的情况出现更为明显的激活.该研究结果支持以往词汇层面研究的部分结论,同时也指出了不同语系启动情况下句子层面带来的不同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对SQL Server数据库查询语言Select各子句的格式、概念、用法作了一定的剖析,指出了查询语句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出了使用查询语句时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9.
根据兼语句中谓语部分的第一动词的特点及第一动词与第二动词之间的关系,将《伍伦全备谚解》中345个兼语句分为:支配型兼语句、配合型兼语句、有无兼型语句及糅合型兼语句。兼语句中第一动词都是关涉性及事动词。支配关系与配合关系的兼语句中第二主语(第一宾语)都是定指。有无关系的兼语句中第二主语(第一宾语)绝大多数是泛指。  相似文献   
60.
实证主义的兴起导致国家的去伦理化,国家成为中立的法治体系。从历史上看,法治国表达了将统治形式予以理性化的理想,并且分别完成了与道德和政治的分离。法治国若缺失道德与政治的维度,单纯立足于"国家—个人"二元对立形式的自由主义取向,现代国家建设难以完成国家团结和价值整合。检讨施米特和黑勒的法治国理论,法治国必须同时完成与政治和道德再次综合,也就是应该和伦理概念相结合。利用实证的法语句和伦理性的法原则两个概念方能将社会伦理在法治国中予以合理安顿。中国因其拥有深厚伦理传统,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应尊重伦理性的法原则对法治国的构成性作用。在结合伦理和法治国的前提下,现代国家才能完成其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