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翻译过程中.把握原文特定语句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原文的意义、选择恰当而得体的表达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组成非语言语境的几个重要因素来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2.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它实际上是一种言语上的抽象表达 ,概念上的笼统概括。英语里的模糊现象种类繁多 ,分为词义模糊、语句模糊等。正确地理解英语中的模糊语言的有效方法是准确地把握语言环境和全面理解上下文。  相似文献   
83.
段李敏 《现代交际》2014,(12):19-21
以往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大多数学者对句子和语句都不做区分,但它们无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梳理句子和语句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我们认为,言语行为是人们通过话语来实施行为,它与真正的交际单位——语句紧密相连。语句和言语行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句是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又是言语行为的产物,言语行为不可能脱离语句而存在。它们在研究角度、分类基础、核心特征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4.
吴娜 《职业》2014,(20):176-176
本文探讨如何通过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for循环结构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程序设计的魅力,产生对程序设计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5.
在学术研究中,马雷通过电子邮件向张建军、翟玉章和杜国平①三位逻辑学专家请教了一个析取等值式问题,引发了一场讨论。其中涉及的相关逻辑问题非常重要,也十分有趣。在问答之前和问答过程中,问答专家对问答结果的公开发表并无心理准备,所以在问答中都是率性而写,并没有仔细斟酌和修改。只是问答完成到一个阶段后,马雷无意中发现,问答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问答链,建议整理出来,以"原生态"形式发表,作为逻辑学、问题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文本,得到其他参与专家的支持。为保存"原生态",对于第二轮的意见或评论只在注释中注明。从这种原初形式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专家的一次性思维,即不是经过两次以上的反复思维,可能在严谨中出现不严谨,在正确中出现错误。对象、逻辑、问题和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或歧义以及人的思维本身的复杂性可能导致不同专家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出现歧义或解答上的差异。本问答的意义并不在于提出一种惊世骇俗的观点,而是在于表明,通过一种原初问答链,我们有可能透视问题提出机制、观点展示机制、答案纠错机制和知识增生机制,而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小范围学术讨论的可行性也因此增加一个典型案例。基于此,我们愿意将问答内容分类展示如下,供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86.
兼语句是汉语主谓谓语句的一个次类,自"兼语句"这个概念提出后,就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一些学者并不承认兼语句的独立地位。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兼语句中"题元重合"现象的存在又似乎打破了乔姆斯基的"题元准则"。本文主要介绍游汝杰先生对汉语兼语句中论元结构及题元特征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观照汉语兼语句。  相似文献   
87.
句群是指结构上和语义上有密切联系的一组句子 ,加强对句群的研究是语言学的新发展对语法研究提出的要求。由此本文探讨了汉语句群的组合原则及表达特点 ,并通过英汉对比 ,分析了汉语句群特有的表达方式。充分地重视并研究句群的组合规律 ,有助于对汉民族语言流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特点的认识 ,有助于充分发挥句群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88.
F·P·Ramsey(拉姆西)发现,应用二阶逻辑对一个有有限数目公理的科学理论T而言,T中的理论性词项可以被消除。将T的公理用Ramsey语句来代替可以保持T的所有的经验推论。狭义而言,Ramsey方法通过对理论性词项的意义存而不论,从而提供了一种处理该类词项的逻辑技巧;广义而论,Ramsey方法强调对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描述,而对对象的本质的解释存而不论。本文通过比较Ramsey方法与逻辑经验主义对运算和解释的区分以及对近代科学方法论的若干思考而得到这一对Ramsey方法的广义理解。  相似文献   
89.
从<马氏文通>开始,许多学者都对小句宾语句作过一些探讨,包括对小句的认识、小句动词的类型、小句宾语与兼语的区别等.但这些研究都是将小句宾语句割裂为动词和宾语小句两个部分,并单独观察其中的某一部分,很少同时观照二者.因此缺乏对小句宾语句总体上的系统把握,而且并没有发现小句宾语句是由两个事件整合而成,也就很难挖掘出小句宾语句内部更深的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90.
“受事主语‘N之不V’句”包括三类情况:“N之不V”为独立的单句、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以往语法研究者及有关教材都将“N之不V”句视为宾语前置句,将“N”看成“V”的前置宾语;但通过深入的辨析证明,这些句子是受事主语句,受事主语“N”在语义上都有着突出其现象,强调其客观事实的作用。因此,凡受事主语“N之不V”句式,都不能用“不V N”句式(即宾语后置句)来替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