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儿童文学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本文从不同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应予以重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2.
丁楹 《肇庆学院学报》2015,(1):60-65,79
以夏承焘为代表的民国时期教师的教学思想、讲课风格与时代风云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思想方面,我们从其寓教于乐的角度切入,探讨当时教师教学思想中快乐的因素,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讲课风格方面,我们注意到当时教师们平易乐观的禀赋特征,并将其与时代氛围和那一时期读书人的精神气质结合起来探讨,力求公允地评价这种教学思想、讲课风格在当下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3.
董立娟 《职业》2014,(2):53-53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中,应研究方式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关爱,能够宽容学生、谅解学生,疏导为主,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4.
一、“节日文化”习作课程的建构基点 “节日文化”习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的课程,它的鲜明特点就是作文直指儿童生活——“节日生活”.包括本来就有的节日和精心创建的“节日”:直指儿童精神——快乐,体现“寓教于乐”的实质。“节日文化”习作课程将于儿童同构共生,携手共长。  相似文献   
35.
当代中国道德水平下降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照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教化的丰富历史经验 ,目前有两方面的失误不容忽视 :一是对知识阶层的“教”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是对普通百姓的“化”缺乏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情的高品位、易播布的文化精品。鉴于前者 ,则难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 ;鉴于后者 ,则难以承担起引导民众提高素质的使命。而要扭转这种状况 ,就应该认认真真借鉴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教”与“化”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36.
本文立足于成人教育的特点,认为寓教于乐对于激发成人学习兴趣、增进成人学习主动性、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于如何实现教学中的寓教于乐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7.
教师传道授业中要加强美育,进行美育要讲究美育艺术。教育实践证明,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基础;榜样的力量是鼓舞学生斗志的精神食粮;寓教于乐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热爱生活的力量源泉;至臻完美的追求精神是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完善自我的有效法宝。  相似文献   
38.
介休市在推进老干部“两项建设”中,积极为老干部搭建好四大平台,不断推动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一是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坚持理论学习;二是搭建争先创优的平台,引导老干部树立形象、争当先进;三是搭建寓教于乐的平台,引导老干部自娱自乐、展现风采;四是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引导老同志服务社会、余热生辉。  相似文献   
39.
军营文化建设,是凝聚和激励广大官兵热爱军营、献身国防的重要阵地。如何正视形势下文化生活上的"军地反差",丰富和活跃军营文化生活,对军营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0.
孙雪 《生存》2020,(3):0129-0130
教学有效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则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展开寓教于乐活动,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呢?本文,将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为例,探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