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71.
本文分析了幼儿英语教育的定位,教育对象的特征和幼儿英语教育特点;并通过儿歌法、实物形状法、游戏互动法和环境模拟法教育方案,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72.
欣赏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高中音乐教材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声乐、器乐作品,目的是让学生在聆听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领略作品的意境,提高音乐审美情趣,从中获得美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然而,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听教材上这些正统的乐曲。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曾从多方面加以探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结合"视、说、做、创"的活动,可以做到寓教于乐,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3.
斯尧芳 《科学咨询》2010,(4):100-100
音乐的教育是“寓教于乐”的愉悦式教育。学生的思想观念、美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74.
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这种教学艺术,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既可融化教师脸上凝重的冰霜,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5.
《民族论坛》2011,(10):6-9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开展。要因时因地制宜,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搭建群众便于参气的平台,多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真正让事实说话,让数字说话,让群众说话,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76.
历史已跨入了九十年代,现在的大学生有许多新的特点:他们思想容量大,但马列基础浅;对改革的期望值高,而自身的水平有限;求知欲强,可辨析能力较差;可塑性大,同时“抗药性”也大。可以这样说,他们在显示出自身优点的同时,也把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充分暴露出来,给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试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7.
本文论述体育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的各种环境及创新中得到乐趣,收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应该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诗歌和小说最适合运用朗读教学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诱导学生去发现美、品味美,进而创造美,以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79.
曲艺是一种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与其姊妹艺术相比较,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决定,它必须在雅俗共赏的前提下,从内容、形式和语言等方面更"俗"一点,以增加曲艺作品的"情趣"与"理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蒲松龄在晚年创作了大量俚曲,其中有七部的题材与《聊斋志异》中的小说相同。他写作与小说同一题材俚曲的目的是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对村庸市媪进行教化,表现的主题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充满了对整个社会和底层人民的关注。作家还特意选择了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为后人改编《聊斋志异》奠定了家庭化、世俗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