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9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6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432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区域差距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建构方式.由于区域不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本文将从基本情况、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八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其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认为要打通理想目标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阻隔,就需要统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并将阶层结构纳入关注视野.  相似文献   
102.
金融全面开放条件下的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凤岐 《河北学刊》2007,27(3):178-182
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将进入全面以外开放时期。对此,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持续改革和创新:一是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在业务与管理方面的创新重点包括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大力拓展个人金融业务;三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制;四是鼓励和支持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以此全面加快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区域市场化差异的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距。市场机制促使各区域要素按要素收益率原则流动 ,在我国二元市场空间结构和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滞后条件下 ,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中西部稀缺要素 (资金、技术、人才 )的净外流趋势。政府区域调控 ,缩小由市场机制造成的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点是提高中西部要素边际生产率 ,使中西部稀缺要素按市场规律自发流入 ,从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中构建政府调控与市场对接的区域协调发展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认为,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对外开放思想有很大局限性,而且没有很好的实施。邓小平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把对外开放提到长期的根本战略方针上来认识,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极大丰富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5.
袁秀 《天府新论》2005,1(Z1):49-50
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中指出,世界市场的建立使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卷入其中,各国,尤其是落后国家都应对外开放,并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去观察和处理国际事务,加快自身发展.继承马克思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实际,毛泽东思想中已有对外开放思想的萌牙,邓小平则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理论.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中关于对外开设的基本原则、内容的阐述指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重大成效.今天,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运用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6.
科学发展观是开放的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正朝着更加自觉、更高水平和更有利于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7.
《上海经济年鉴》2007年卷已于5月27日出版发行。由韩正市长担任编审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区、县政府共同参与编撰的2007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回顾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善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敢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论述了为什么要向外国学习?学习外国什么?怎样向外国学习等理论问题,并在实践中付诸一定的实施,说明毛泽东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对外开放思想的伟大探索者,其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初步成果,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并仍有许多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的潜力,但与全国先进省区相比差距悬殊,存在许多制约对外贸易的障碍因素。因此,要克服不利因素,深入挖掘对外开放潜力,使东北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加快老工业基地重振昔日雄风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0.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利弊同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思想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