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含义,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以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为例,以《基础会计》《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研究对象,以实习场地、异质小组、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诊断、总结、小组讨论为主要方法,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尝试,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总结问题、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供中职经济法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32.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外语课堂教学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中心。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思想,并结合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从话轮转换角度,基于Byrne的话轮转换培训视频,结合理论讲解、观摩演练、训后反思等三个阶段,给出一个用于培训多元文化团队成员的方案,以期能够使受训者亲身体验并操练不同的话轮转换风格,提升多元文化团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工作效率,并探讨该方案在工作场所当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工作场所跨文化能力培训方面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34.
李丽间 《职业》2012,(8):148-149
与普通中学生不同,中职生的学习重点侧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对语、数、英等基础学科的不重视,这使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极低。在中职教学中,如果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课堂,只是一味地听,课堂气氛沉闷不在话下,教学  相似文献   
35.
文章以话轮转换机制为依据,对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的英语口语训练进行实证研究,在实验基础上运用语用学中口语分析原理探讨小组讨论中的话轮转换机制与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关系,并提出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
新课改的理念很好,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全国各省市、各学校都纷纷的行动起来,而且形式多种多样,甚至各种赛课、研讨会都突显新课改的理念。我个人经历各种课改研讨会、优质赛课活动等等。我觉得课程改革应该强调"有效性",至于"高效"是后来最求的更高目标。现就课改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有效的备课通常说备课要备学生、备课标、备教材,这个"三备"确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连云港市提出了"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应用模块"六模块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利用三案,即教案、学案、巩固案,认真把握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六个环节,以便转换教师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8.
正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诗词优美的节奏,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给予人心灵的享受,文化的熏陶,人格的锤炼。《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应该包含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工具性)以及人文教育(人文性)。那么,怎样在小学古诗的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呢?笔者在执教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39.
小组讨论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最好形式。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找出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借此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最终找出适应大学英语教学的小组讨论方法。  相似文献   
40.
本文探讨了将小组讨论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并就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写作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