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03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194篇
管理学   1171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396篇
人才学   394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6718篇
理论方法论   1081篇
综合类   14941篇
社会学   1604篇
统计学   80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725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300篇
  2012年   1533篇
  2011年   1867篇
  2010年   1921篇
  2009年   1819篇
  2008年   2191篇
  2007年   1684篇
  2006年   1458篇
  2005年   1452篇
  2004年   1331篇
  2003年   1184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877篇
  2000年   751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站在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 ,法国新小说理论家罗伯 -格里耶认为物我关系是一种距离关系 ,两者既不同性质 ,也无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 ,他反对巴尔扎克以人化的方式写物。他主张 :1、站在物件之外写物 ;2、描写事物的平面 ;3、记录物我距离而非物我分离 ;4、摈弃人化的语言 ,引入几何学的描写。写物理论是格里耶失误最多的理论之一 ,也是极具原创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从思想性、艺术性和研究方法三方面总结、介绍了近20年来国内劳伦斯小说研究的情况,试图为以后的劳伦斯小说研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3.
善卷与武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善卷 ,作为一个与武陵有关的尧舜时代的传说人物 ,在古代的一些方志和诗文中都有所记载。但善卷是否真的曾在武陵隐居 ,以前并无人对之加以探究。从有关文献史料看 ,善卷是湖南武陵本土人物。善卷隐居江苏宜兴“善卷洞”的说法是没有多少根据的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李颉人、周克芹以及新一代巴蜀青年作家群农村题材小说中巴蜀风情、乡土景貌和民俗特征的精细描绘,展现出巴蜀浓郁的地域文化意义和美学内涵。在巴蜀两代作家的对比中,探索巴蜀地域文化小说的困境与走向。  相似文献   
65.
江泽民同志对中国青年问题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观点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境界。对青年本质的认识 ,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的内容、高校培养的目标和青年干部培养的要求 ,以及对青年成长规律的探索是本文研究江泽民青年观的重点  相似文献   
66.
对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的代表作<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进行文本解读发现:该著所反映出的严复能力观对当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严复认为中西方的关键性差别在于能力,而隐含其中的是以能力为导向的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差距."-3代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有必要吸收严复能力观中的思想精髓,以国家能力建构为着力点,以公民启蒙为社会基石,以突显公正为其内在灵魂.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努力实现国家能力与公民自由问的平衡是达致善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大文学观与文学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000年底,杨义先生提出他的“文学三世”说,认为“古代文史混杂、文笔并举,奉行的是‘杂文学’观念;20世纪接受西方‘纯文学’观念,把文学祛杂提纯,采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到了世纪之交,文学开始怀着强烈的欲望,要求在文化深度与人类意识中获得对自己存在的身份和价值的证明,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大文学’的观念。”他在文中对大文学观进一步阐释道:“文学在中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一个向其他人文学科开放的系统。……这种文学(即杂文学)称谓未经近代纯文学观念的洗礼,自然流于驳杂。  相似文献   
68.
新时期以来,有学者对戏剧进行了形式主义的研究,其方法论借鉴于叙述学。叙述学是通过对小说的分析而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在分析戏剧的叙述形式时,直接套用叙述学的相关理论是不恰当的,其应用时需要经过一定的转换。在小说文体中,存在两类最重要的叙述者类型:第一人称叙述者和第三人称叙述者。其中,第三人称叙述者只存在于直接引语中,此时的全知叙述者沉默或者隐蔽,将叙述者的功能转让给了他(她)。同样的,在戏剧文体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可以对应于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第二文本的叙述者作为戏剧故事之外的叙述者,叙述戏剧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状态等情况。在大部分戏剧文本中,第二文本中的叙述者是沉默的,而戏剧中的人物作为第三人称叙述者承担了叙述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69.
我国社会转型是建立在经济转型基础上的涵盖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一场综合性社会变革 ,它一方面促使一系列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产生 ,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思想道德问题。理性认识人们思想道德的变化 ,有助于我们透过纷繁迷乱的精神现象 ,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与错误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探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0.
方芝燕 《理论界》2008,(2):147-148
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介文学的产生。在与传统文学争夺文学市场的过程中,以网络文学、手机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学风头正健。它以互动性和主体性挑战传统文学,并在与传统文学的博弈中逐渐形成合谋姿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学院文学又当以何种姿态自处呢?在看到新媒介文学显露出来的诸如批评与鉴赏的无序、对主题的无限偏离等问题,传统文学更有着规范与有序的突出优势。如何才能做到两者的转化或是合谋则是一个远未结束、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