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37篇
劳动科学   37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0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438篇
社会学   32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全程化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陈旧的就业指导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高校就业指导课应该构建一套新的全程化体系,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职业素质及能力的积累提高,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与稳定的各种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2.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理念、基本内容、方法。树立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发展观,才能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课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导致的系列社会问题的阐述,暗示人们大学生就业难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并由此剖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中,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机制的方式方法,为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前市场上就业指导教材种类繁杂,数量有增无减,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更多资源的同时,也给就业指导课程选用教材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本文首先对现行指导教材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然后又从四方面提出了选择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中职毕业生就业所必须具备的敬业精神就被提到很高的位置上来看待.社会需要敬业精神,企业需要敬业精神,而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在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接受社会的挑选之前,除了教给他们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职业技能外,还须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76.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日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文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绩效考评制度的设计原则、考评内容及等级确定方法和考评人员的选定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7.
本文简明系统地提出了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设置这些内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8.
探索莆田学院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其就业能力等方面提供依据。结合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8级、2009级临床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就业压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男生。就业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环境,应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开展心理调适、提升经济困难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多途径减缓医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79.
如果你是一家航空公司的董事长,你已经投资了1000万美元来开发一个飞机项目。在该项目完成90%时,另外一家公司已经开始为类似的飞机做市场调查了,并且很明显的是,对方的飞机已经被证明速度更快、价格更便宜。请问,你会把余下的资金投入到最后10%的开发工作中吗?这是决策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典型问题。研究的结果显示,85%的被调查者倾向于继续投入直到完成项目开发。然而,当给出的问题隐去了第一句话,即:不告诉被调查  相似文献   
80.
邵鹏  崔志鹏  伍婷 《职业》2015,(4):56-57
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党和国家始终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然而,现今的就业指导课内容却对就业法律、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以及风险防范方面涉及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