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490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795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一、引言2006年12月10日上午,在康乐园西区教工宿舍区,前来广州参加"首届穗港澳大学生诗词创作大赛"颁奖仪式的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利用工作余暇探望81岁高龄的中山大学中文系著名学者邱世友教授,并赠送其新出版的个人文集《词法解赏——施议对词学论集第三卷》,施先生翻开其中一篇名为《二十世纪词学传人》的文章,详细解释将邱先生列为第四代词学领军人物的学理依据,其中一再提及、喷喷称赞的就是邱先生的《词论史论稿》一书。在施议对教授看来,衡量一个优秀学者的标准,不是社会知名度之高、著述数量之多,也非研究的领域之广,而是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尼采反对将人理性化的抽象人性论,认为人是感性身体的、独特的、创造性的生命.这一理论的积极之处在于批判了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分裂人的感性和理性并用抽象理性来压抑、摧残具体感性的人学模式,维护了人之生存的有机整体性,弘扬了人的独特性及其个性化超越和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其局限性在于否定了人的实践性本质,从而忽略了人之存在及其创造的条件性、历史性和相互联系性.  相似文献   
993.
海德格尔关于“大地”的思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演变而趋于成熟的过程。“大地”一词最早出现于《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这个稍显“突兀”的“大地”之思源自何处?有学者对该问题给出了答案:荷尔德林、古希腊悲剧、纳粹思想等。本文依据相关文本的研究和资料的佐证,认为其根源大体有三处:荷尔德林之诗、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之思,以及尼采的思想。  相似文献   
994.
沙汀小说在对社会、人性谴责批判的同时也提供了三种摆脱文化危机的方式:呼唤儒家仁爱之心,向往坚韧隐忍性格,借鉴左翼思潮。通过这些方案,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摆脱文化危机的努力思索和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从政治哲学角度对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政党向执政党转型的政治哲学前提。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不仅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政党合法性论证,而且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改革党意识形态理论。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利益集团类型的的单一性及其对多元利益集团的结构性制度宰制,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新时期改革进程中民权意识勃兴和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之间的互动,理解到新时期加强思想解放就是中国改革要从民生政治走向民权政治的内在轨迹。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列宁“一国胜利”学说的提出,到“一国胜利”学说经受十月革命的检验,最后对“一国胜利”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探讨列宁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如何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以阳来象征男性的活力、清新、刚强、崇高;以阴来象征女性的安静、隐秘、纤弱、柔媚,并把这两种不同性别的特点分别称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如此说法俨然成为两性魅力的要旨。然而,时代不同了。两性之美有了迥然不同的解读。就现代女性而言,她们常常融合两性之美的精华,塑造出体现时代之美的骄人魅力。  相似文献   
998.
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对待理性概念的"双重策略"贯穿始终并日益明确化。一方面,对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各种类型的"普遍理性"概念采取明确的批判态度,以唯心主义批判和意识形态分析为手段,集中批评其思辨的抽象性质和虚伪的普遍形式;在深层批判逻辑上,马克思与理性主义的另一位批判者尼采殊途同归。另一方面,与尼采试图从根本上拆毁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的颠覆性做法不同,马克思在批判"普遍理性"概念的抽象形式、虚伪本质的同时,又以"实践"概念为新的基点吸收、改造和发展其理论能量和价值内涵,对理性进行重新定位。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既是德国理性主义的强有力的"终结者",又是其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  相似文献   
999.
新历史主义学说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其对历史书写的权力性、文本性特征的发现,扮演了为正统历史"解魅"的角色,为历史反思和重写提供了逻辑铺垫和创作准备.中国新时期历史小说也在多个层面回应了这股思潮,以"小历史"、逸闻历史、权力缝隙中的历史等方式颠覆正统历史.但历史反思的限度也必须被纳入到思考当中.  相似文献   
1000.
"大、中、小芦笙的配置蕴涵着阴阳学说。大芦笙属阳、地筒属阴;次大芦笙属阳、中芦笙属阴;次中芦笙属阳、小芦笙属阴。整堂芦笙的配音中大、次大芦笙为天音;地筒、小芦笙为地音;中、次中芦笙为人音。即大、次大芦笙为高、远位音;中、次中芦笙为次高、次远位音;小芦笙、地筒为低、近位音;高、远、次高、次远、低、近位音合成一体。"在芦笙配置的表层和谐背后,是侗族人深层的生命追求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