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929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443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1631篇
社会学   157篇
统计学   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794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主要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新时期,美国为了确保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受挑战,遏制中国的崛起,重新调整了对台政策。特别是小布什上台后,美国把对台政策由过去的"模糊战略"调整为在必要时协防台湾的"清晰战略",更加暴露了其长期分裂我国的企图。我党一定要透过台湾问题认清美国的险恶用心,并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采取各种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五项执政能力建设,对于高校的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以五项执政能力教育为核心的党员全面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促进研究生党员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李正军 《理论界》2008,(9):21-22
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恩想理论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思想理论建设的与时俱进,思想理论随着实践不断变化而发展。坚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强国战略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升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能力.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从应对严峻国际挑战,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的紧迫性,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到党的十六大的召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我党多年来始终研究的重要课题。东欧共产党执政的失败 ,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促进和保障发展权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促进和保障发展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发展权是参与和享有发展进程及其结果的权利。在此进程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充分实现。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是赶上世界迅猛发展潮流,大力发展国力和维护发展权的问题。”“比之生存权来说,发展权才是…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为宏伟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已得到初步实现。在此基础上,奋发有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这一发展过程,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质资源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要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视角阐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要不断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对于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统战工作是表现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利用政协工作平台来团结引导新的社会力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