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41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50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408篇
理论方法论   135篇
综合类   729篇
社会学   155篇
统计学   1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成都经济区的范围与生产力布局特征 在四川省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征求多方面意见,最后对成都经济区范围界定为5市5县,即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的市中区、峨眉山市、夹江县;雅安市的雨城区和名山县。一些研究者还提出,遂宁市也应纳入成都经济区统筹布局和发展。  相似文献   
72.
胡丽玲 《职业时空》2009,5(10):158-159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详细分析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福建省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认为福建省高职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地域差异改革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3.
晁中辰 《东方论坛》2009,(1):F0003-F0003
关于丝绸之路,以前研究的重点在陆上;改革开放后,研究的焦点逐渐转为海上,尤其聚集在中国南方的江浙、闽粤诸省,而对从春秋时期就已开辟的山东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则相对薄弱。鲁东大学刘凤鸣先生《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一书,在这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探讨,弥补了山东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4.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余悦研究员兼任《鄱阳湖学刊》主编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意创办《鄱阳湖学刊》。该刊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将于2009年7月出版第1期。本刊是以生态为中心的学术理论期刊,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刊登海内外生态经济区研究和发展相  相似文献   
75.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以柳州市为代表的广西腹地的发展思路为:坚持科学定位、错位发展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工业化,把柳州市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产业腹地,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具体发展措施为:完善经济发展规划,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创造一流发展环境,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等。  相似文献   
76.
我国经济区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促进经济区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区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总结经济区物流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经济区物流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7.
刘涌 《决策探索》2010,(19):34-35
进入9月份,河南省连续在北京召开了三场研讨会,主题只有一个: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抓紧研究中原城市群发展有关问题"。这一连串的举动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  相似文献   
78.
郎贵飞 《决策与信息》2010,(11):146-147
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针对黔中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状况,本文提出财政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实现黔中经济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9.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的出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意见》指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不能把"三化"的协调发展简单地看成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比重的协调,而应看作是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的难题不能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去处理,也不能完全由市场完成。  相似文献   
80.
尹超然 《决策探索》2011,(12):31-31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新时期提出的科学论断,是指导河南省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发展的必然、时代的抉择。全面贯彻落实这一科学论断,对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现实意义,也是当前摆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这对基层"一把手"来说要求更高,态度更坚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