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中国的青铜器中有饕餮食人造型的酒器--卣.美学家认为"饕餮食人"表现了"由野蛮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超人的历史力量",因而体现为一种狞厉的美.笔者认为,"饕餮食人"的造型并没有体现"超人的历史力量",也不表现美,而是周朝统治者为了告诫人们和子孙不要重蹈缙云氏不才之子(饕餮)和夏、商统治者因贪食而自取灭亡的覆辙而制造的.由于饕餮的面目是狰狞恐怖的,本性是贪婪的,所以它的形象是丑陋的.  相似文献   
52.
《审丑》从主角赵无定的观察与叙述出发 ,带出一个以捡拾垃圾为生的老人的故事。赵无定从小便观察老人 ,当别人因老人的丑而轻蔑他的存在时 ,赵无定却长期深入老人的生活及情感世界 ,带领我们从另一角度体悟丑中之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现实丑与艺术美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统一性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以卫为美,自然界的丑是对和谐法则的背叛,表现为粗犷美、狰狞美、个性美。现代主义艺术中,丑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审丑成为非理性的审美标志。二是化丑为美,现实丑通过艺术的形式,典型化的塑造和精神美的内化,使丑获得审美观照,从而实现审美超越和向艺术美的转化。丑的美,是更高层次的美。  相似文献   
54.
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的治理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两个角度来阐述王弼老子注中"重本抑末"的思想。在王弼的《老子道德经集校释》中,老子以"崇本息末"四个字概述了老子政治哲学的思想,这种概述既反映了他对老子思想的宏观把控的归纳和总结。也是对王弼当时所处时代社会思潮的折射和反映。王弼用"崇本息末"四字来概括老子整个《道德经》思想,既体现出他对《老子》精神的理解,同时也渗透出深刻的时代关怀。  相似文献   
55.
星云 《伴侣(A版)》2011,(11):18-19
正"华子哥":灌醉辍学儿子,套出心里话对症下药杜旭东:与女儿合拍"汉奸"照,引导女儿辨别美与丑杜玉明:陪儿子恶战网络游戏,用智慧拉回网瘾少年段宇华、杜旭东、杜玉明是时下活跃在各类影视剧中的"丑星",他们在戏里无恶不作,坏事做绝,戏外却是不折不扣的超级慈父。当他们遭遇孩子们的青春期,面对儿女们的叛逆时,也是绞尽脑汁,各出奇招。下面,让我们领教一下"丑爸"们的育儿高招吧!  相似文献   
56.
王弼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将《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诠释为本体论,确立了以无为本的思想主旨。以无为本的原则最终落实为政治上的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同时也导致了息末与举末的矛盾。对此矛盾学界提出了多重解决视角。文章在述论学界观点的基础上,从文本的思想与诠释者思想的区分,以及思想义理的层次性区分两个维度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7.
美与丑相依     
寻找美,不一定要去玩味蒙娜丽莎的微笑,不一定要去考量维纳斯的断臂,你可以找一只非洲蟑螂,耐住性子盯着它看上几个小时,你会如同日本摄影师荒木经惟一样慨叹:美就在丑的硬壳下。  相似文献   
58.
王弼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括为"崇本息末"四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无为本""名教本于自然"等重要思想。探究王弼"崇本息末"的思想有利于深入了解王弼思想之中的"本末"观与"有无"观,能够在分析"崇本息末"思想之实质意蕴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无为"和"举本统末"等途径为道德之"全有"与道德之"实"的实现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参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59.
官迷张敬儿     
张晓政 《领导文萃》2014,(10):92-94
正张敬儿不是著名的历史人物,也不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但其权欲熏心、终致灭亡的一生却颇值得一读,值得人们思考。张敬儿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之一———南北朝时期,原名张狗儿。由于名字过于粗俗,后被宋明帝改为张敬儿。他还有个弟弟叫张猪儿,联系到他的父亲叫张丑,可见,张敬儿的出身相当低微。据《南齐书·张敬儿传》记载,张敬儿"年少便弓马,有胆气,好射虎,发无不中"。凭借这一优势,张敬儿参军入  相似文献   
60.
审美地把握社会发展--发展美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结果上所存在的美 ,它是发展实践的创造 ,是人的发展力量的对象化或现实化。富饶、公平、稳定、持续、协调等是发展美的表现形态 ,内容胜于形式、综合性、功利性、创造的过程性等是发展美的重要特点。发展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依存关系。一方面 ,发展美依赖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需要美 ,发展美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展美 ,既使我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获得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又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理论 ,为创建一门新兴的美学学科———社会发展美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